首页> 中文学位 >二甲双胍激活AMPK、调控细胞周期抑制裸鼠人食管癌移植瘤生长
【6h】

二甲双胍激活AMPK、调控细胞周期抑制裸鼠人食管癌移植瘤生长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主要试剂

2.3 细胞株

2.4实验动物

2.5 实验相关试剂及配制

2.6 实验器皿的准备

2.7 实验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二甲双胍对裸鼠人食管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3.2 二甲双胍提高食管癌移植瘤AMPK磷酸化水平

3.3 二甲双胍对食管癌移植瘤细胞周期调控因子 cyclin D1、p53、p27KIP1及p21CIP1蛋白表达的影响

3.4二甲双胍预防性给药对食管癌移植瘤成瘤率及生长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展望和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背景及目的:
  二甲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糖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二甲双胍不仅有降血糖作用,还有抗肿瘤的生物效应,并能降低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是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并诱导细胞周期停滞。然而有关二甲双胍对食管癌移植瘤模型是否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细胞周期调控机制至今仍未见报道。我们前期的体外研究已经发现二甲双胍可以诱导食管癌细胞株细胞周期停滞和增殖抑制,本实验是在体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二甲双胍对裸小鼠食管癌移植瘤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研究,为二甲双胍成为抗肿瘤药物以及临床上治疗食管癌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材料和方法:
  1.用含10%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U/ml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细胞。
  2.将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细胞(1×106个/点)接种在8周龄雄裸小鼠皮下,建立裸小鼠食管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对照组)。2周后予以药物干预:实验组用二甲双胍工作液灌胃(250mg/Kg·d)、对照组则使用等体积的溶剂生理盐水,继续灌胃5周后处死,测量移植瘤体积变化,收集瘤体组织进行病理解析。
  3.WesternBlot检测经二甲双胍干预后食管癌移植瘤组织内AMPK磷酸化程度,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53、cyclinD1、p21CIP1及p27KIP1的表达情况。
  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经二甲双胍干预的食管癌移植瘤组织p53及p21CIP1的表达及分布情况。
  5.观察灌胃前后裸小鼠的体重、血糖变化。
  6.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用SPSS17.0软件,所有数据均使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二甲双胍干预的食管癌移植瘤体积显著性降低。
  2.二甲双胍干预的食管癌移植瘤组织AMPK磷酸化程度显著性增强。
  3.二甲双胍干预的食管癌移植瘤组织cyclinD1表达显著性降低,p53、p21CIP1及p27KIP1表达显著性增强。
  4.二甲双胍对裸小鼠体重及正常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影响。
  结论:
  二甲双胍激活AMPK,下调cyclinD1,促进p53、p21CIP1及p27KIP1表达,诱导细胞周期停滞,抑制裸小鼠食管癌移植瘤生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