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
【6h】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资料收集及预后分组

2.3 诊断标准

2.4 研究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3.2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4h动态血压的变化趋势

3.3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参数的比较

3.4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7天动态血压的变化趋势

3.5 影响预后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30天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4.2 影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其他危险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高血压管理新进展

附录2变量的赋值表

附录3脑卒中患者随访记录表

附录4 GCS评分量表

附录5 mRS评分量表

附录6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
  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e Stroke)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15%?30%。研究表明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的水平与血肿体积的增加关系密切,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长期以来临床对于急性期血压的监测和控制尤为重视,但系统性的描述出血性脑卒中患者7天动态血压变化的特征及其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通过连续监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7天内的24小时动态血压,描述患者入院7天内每天24小时的血压变化规律,并探讨动态血压变化与患者入院后30天的预后的关系。其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制定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管理的方案、较好的控制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
  对象和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外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住院的新发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75例。连续监测患者7天的24h动态血压,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采集每2小时奇数时点的血压值。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院7天内动态血压变化与患者30天病情预后的关系。根据患者入院30天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预后,mRS评分<3分为预后好组,mRS评分为≥3分为预后差组。
  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hapiro-Wilk检验法进行正态性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 SD或 M(P25,P75)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配对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用n(%)进行统计描述,组间差异比较采用?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应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30天病情预后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所有观察对象中首次测量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共有216例(78.5%),入院后有194例使用降压药。患者7天平均SBP、DBP、PP、MAP均在早晨7:00~9:00呈上升趋势,9:00开始逐渐下降,15:00降至低谷后又呈上升趋势,至17:00达高峰,基本维持至21:00,之后呈下降趋势直至凌晨3点达到最低。不同预后组均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预后差组的7天SBP、DBP、PP、MAP均值在17:00迅速上升至高峰,基本维持至23:00,在凌晨1:00降至低谷,1:00开始呈上升趋势。
  2.275例研究对象中,血压呈杓型3例(1.09%),非杓型173例(62.91%),反杓型98例(35.64%),超杓型1例(0.36%),但不同预后组间未见差别(P>0.05)。与预后好组相比,预后差组患者清晨血压均值较高(P<0.001),3:00与1:00的 SBP差值和收缩压标准差差异较大(P<0.05)。而其他指标两组间未见差别(P>0.05)。
  3.出血性脑卒中患者7天血压均呈下降趋势,第1天内血压下降最快;7天的DBP均值,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7天的各项血压指标均值在预后差组均高于预后好组(P<0.001);出血性脑卒中患者7天SBP均值与患者30天病情预后呈J型关系,7天血压均值≥160mmHg时,患者30天病情预后不良率增加。24小时动态血压SBP、DBP、MAP均值白天段和夜间段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
  4.不同预后组间在年龄、高血压史、并发症、出血部位、破入脑室、中线偏移、使用降压药物、入院GCS评分、入院SBP/DBP、入院血糖水平、入院WBC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GCS评分低(OR=1.39,95%CI1.19~1.54)、住院天数长(OR=1.04,95%CI1.02~1.06)、7天总SBP均值高(OR=1.06,95%CI1.03~1.09)、中线左偏(OR=4.89,95% CI2.25~10.67)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30天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
  1.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24小时动态血压的变化趋势和血压节律有其特点,出现血压晨峰现象及反杓型的比例较高。预后较差组在清晨7:00~9:00和夜间1:00~3:00两时间段的血压偏高,收缩压变异较大;7天的各项血压指标均值预后差组均比预后好组高,男性7天及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大多高于女性。
  2.患者入院病情重、住院天数长、7天总SBP均值高及中线左偏是影响急性新发出血性脑卒患者近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3.出血性脑卒中患者7天总SBP均值与患者30天病情预后为J型关系,7天血压均值≥160mmHg时,患者30天预后不良率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