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症状性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6h】

症状性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对照与缩写

目录

前言

研究创新点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4.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WHO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卒中发病率已为全世界第一;在中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中,卒中已跃升为第一位死因。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与出血性卒中,其中以IS为主,其重要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AAS)。既往研究表明CAAS率或闭塞率达到39%-70.98%;在我国,30%-50%的IS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引起,尽管通过强化药物治疗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IS的复发率仍较高。众所周知,IS或CAAS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酗酒、肥胖、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地域和遗传因素等。然而,当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或超重等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聚集时,它们与CAAS之间的关系会有何变化?它们对CAAS的患病风险会起到何种作用呢?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是一种临床症候群,也是一种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代谢异常情况的聚集状态。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MetS诊断标准,因为MetS本身存在一定的种族差异,以往对MetS的许多研究也使用不同的诊断标准。近年来,我国MetS患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MetS已明确是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MetS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是无MetS人群的2倍,而伴有糖尿病的MetS,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研究表明,MetS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是非MetS患者的3倍,病死率增加5~6倍;MetS患者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肾衰竭的概率明显高于非MS患者。
  目前,国内外关于MetS与CAAS相关性的研究报导相对较少,MetS与CAAS的关系尚存在较大争议。尽管有研究提示MetS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显著相关,也有研究报道MetS不增加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extracrani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的风险。因此,MetS分别与颅内、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尚未明了,而且这种因素是否能够预测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仍不清楚;另外,迄今仍缺乏MetS与前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颅内单多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性的研究报道。故明确MetS与症状性CAAS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拟探讨MetS及其组分对症状性CAAS的影响。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S)与症状性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AAS)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537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检查的患者,根据狭窄程度,分为CAAS组416例和对照组121例,CAAS组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亚组(1)分为单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组(n=197),单纯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ECAS)组(n=107),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IECAS)组(n=112);亚组(2)分为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组(n=159),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组(n=102),前后循环动脉联合狭窄组(n=155);亚组(3)分为颅内单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组(n=167)和颅内多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组(n=249)。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2004)的MetS诊断标准,明确各组MetS的发生率;分析影响各组病变的危险因素,并探讨MetS与症状性CAAS的相关性。
  结果:MetS在症状性CAAS组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1.1%vs14.0%,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etS是ICAS(OR,3.063,P=0.005)、ECAS(OR,6.718,P<0.001)、IECAS(OR,10.416,P<0.001)、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OR,2.824,P=0.014)、后循环动脉脉粥样硬化性狭窄(OR,22.890,P<0.001)、前后循环动脉联合狭窄(OR,4.917,P<0.001)、颅内单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OR,4.803,P<0.001)以及颅内多支动脉脉粥样硬化性狭窄(OR,3.267,P=0.009)的独立危险因素。在MetS组分中,高BMI与ICAS(OR,3.158,P<0.001)、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OR,2.598,P=0.004)、前后循环动脉联合狭窄(OR,2.288,P=0.030)、颅内单支动脉狭窄(OR,2.240,P=0.015)及颅内多支动脉狭窄(OR,3.657,P<0.001)存在独立相关性;高血糖与ICAS(OR,2.647,P=0.016)、ECAS(OR,3.044,P=0.015)、IECAS(OR,3.709,P=0.010)、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OR,4.093,P=0.002)、前后循环动脉联合狭窄(OR,3.336,P=0.008)以及颅内多支动脉狭窄(OR,2.695,P=0.030)均独立相关;MetS其它组分均与CAAS各亚组无独立相关性(P>0.05)。
  结论:MetS是症状性ICAS、ECAS、IECAS、前循环粥样硬化性狭窄、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前后循环动脉狭窄及颅内单多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积极干预MetS及其组分(尤其是高血糖和高BMI)对症状性CAAS的发生发展可能起到防治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