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行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后的眼压及滤过泡形态研究
【6h】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行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后的眼压及滤过泡形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表

第一章 前言

研究背景

研究现状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课题来源

第二章 方法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

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

术前人口统计学特征

术后眼压(不包括再次手术组资料)

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比较(不包括再次手术组资料)

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种类(不包括再次手术组资料)

术后并发症比较

AS-OCT检查下滤过泡参数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创新性及局限性

第七章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辅助检查及治疗现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行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后的眼压及滤过泡形态研究
  设计:
  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方法:
  选取2005年至2016年在我院确诊为CPACG或POAG并行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的患者90例125只眼,按照入选标准纳入本研究,并分为两组:CPACG组和POAG组。记录患者术后随访数据:眼压、抗青光眼药物数量及种类、术后并发症;对术后效果进行分组:满足条件者(再次进行抗青光眼手术)视为再次手术组;满足条件者(10 mmHg≤眼压≤21 mmHg;未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未再次进行抗青光眼手术)视为无使用药物组,满足条件者(10 mmHg≤眼压≤21 mmHg;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未再次进行抗青光眼手术)视为使用药物组。使用CASIA SS-1000 OCT对患者进行滤过泡检查,记录检查所测量的滤过泡形态参数。
  结果:
  64例患者(125只患眼)中,术后再次手术组有9例,无使用药物组有56例,使用药物组有60例。除了9只再次手术组患眼,余下116只患眼中,64例(80只眼)诊断为CPACG,归为CPACG组;26例患者(36只眼)诊断为POAG,归为POAG组。除了再次手术组,其余患者随访时长为5.42±2.73年,CPACG组为5.85±0.30年,POAG组为4.47±0.42年。使用药物组中,开始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时间为术后2.7±2.3年,使用的抗青光眼药物以β受体阻滞剂为主;术后滤过泡高度为0.908±0.243 mm,滤过泡壁厚度为0.719±0.244 mm,滤过泡壁内腔高度为0.228±0.183 mm,滤过泡壁内腔范围为1.292±0.431 mm。CPACG组与POAG组在术后每年眼压、术后需使用抗青光眼药物例数(P=0.581)、术后开始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时间(P=0.753)上无统计学差异,但POAG组患者术后第1、4、5、6、8年需使用较多的抗青光眼药物,术后POAG组患者较少发生并发症。
  结论:
  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在以β受体阻滞剂为主的抗青光眼药物辅助下能够长期良好地控制术后眼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产生的滤过泡较小。相对于POAG患者,CPACG患者的术后控制眼压的效果较好,但并发症发生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