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文章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农村空巢老人的相关概述

2.1 农村空巢老人的相关概念

2.2 农村空巢老人形成原因

3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

3.1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面临困境

3.2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面临困境

4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原因及危害

4.1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面临困境的原因

4.2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面临困境的原因

4.3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危害

5 我国农村老人养老模式现状分析

5.1 家庭养老供给模式

5.2 集体养老模式

5.3 社会养老模式

5.4 自我养老模式

6 构建和完善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立体化养老体系

6.1 发展农村经济是根本

6.2 加大政府支持和保障力度

6.3 社区服务体系完善

6.4 农村空巢老人自身努力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农村空巢老人晚年生活面临的最大困境,养老。中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加上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这一困境的存在不仅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阻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而且导致农村老人犯罪率增加,已经成为事关民生和整个农村地区和谐稳定的大问题。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层面上:农村空巢老人经济来源不稳定且收入水平较低,子女在生活照料方面严重缺位,身体健康水平欠佳,同时还面临着医疗救助困境,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心理慰藉缺失,容易产生孤单、寂寞等不良情绪,社会交往范围小,休闲娱乐活动少、方式单一等。这些都严重降低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农村地区现有的四种主要养老模式的优劣进行分析,探讨在农村地区建构一个立体化的养老援助体系。包括政府、社会第三方、社区及空巢老人自身努力在内的一个立体的体系,共同为农村空巢老人晚年的养老生活创造条件,满足他们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以此来消除“空巢化”对于各方面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让农村空巢老人共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顺利实现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本文研究从政府、社会第三方、社区及空巢老人自身四个角度来构建立体化的养老体系。首先,政府在这个立体化的模式中起到支持与保障的作用,鼓励社会第三部门参与到社会保障和服务工作中,并且引导和帮助社会第三部门的发展和完善;不仅为立体化养老模式提供财政支持,还要在政策上积极引导责任共担,明确划分各级政府部门的具体责任;在工作中将空巢老人问题作为农村老龄工作的重点,切实保障这一模式的广泛推行;政府在工作中还要积极制定并切实贯彻执行有关政策,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和引导的作用来引导社会中形成养老敬老氛围。其次,社会第三方作为中间组织,扮演沟通政府部门与市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再次,社区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社会保障发挥类似的功效,通过构建社区服务网络,加强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的服务队伍,实现城乡医疗服务对接,来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同时还起到丰富农村空巢老人的闲暇文化生活的作用。最后,建立和完善立体化养老模式还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应做到树立自我养老意识,加强自身适应性,注重身心健康,增强身体素质。立体化的养老模式,并没有规定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地点,老人在哪里养老,要根据不同老人的状况而定,具有灵活的优势。发动社会各界,集各方力量于一点,为农村空巢老人创造一个适合他们的养老模式,帮助老年人完善他们的人生,有利于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