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入路下Ⅴ、Ⅶ、Ⅷ、Ⅸ脑神经与微血管显微解剖学研究
【6h】

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入路下Ⅴ、Ⅶ、Ⅷ、Ⅸ脑神经与微血管显微解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Ⅴ、Ⅶ、Ⅷ、Ⅸ脑神经疾病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前庭性眩晕及舌咽神经痛等属于Ⅴ、Ⅶ、Ⅷ、Ⅸ脑神经疾病。微血管压迫(microvascular compression,MV C)是公认的主要原因。MVD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前庭性眩晕及舌咽神经痛,并取得良好疗效。 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是当代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手术空间狭小,病变位置深在,众多重要的脑神经血管不可破坏性,责任血管难以辨认,单纯显微镜下解剖结构上的死角普遍存在。内镜能提供良好的视野照明,提高分辨率,把内镜作为辅助设备应用在微血管减压术中,对手术显微镜起了必要的补充作用,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的改善愈后目的探索神经内镜辅助在同一“锁孔”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第Ⅴ、Ⅶ、Ⅷ、Ⅸ脑神经疾患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前庭性眩晕、舌咽神经痛提供解剖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1、成人尸头5具10侧,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用30°神经内镜辅助,模拟颅后窝微血管减压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锁孔下在第Ⅴ、Ⅶ、Ⅷ、Ⅸ颅神经与微血管之间垫入Teflon棉。乳突后1cm作一垂直横窦乙状窦长5cm切线标志,切开头皮、皮下、肌肉及骨膜,显露星点及乳突,在乳突后1cm处磨钻钻颅,见硬膜后用咬骨钳咬-30mm×25ram骨窗。要求骨窗前抵乙状窦,上达横窦下缘,前上方要达乙状窦与横窦移行处。脑压板将小脑牵向中线,暴露CPA区,显微镜下将CPA去区蛛网膜小心撕开暴露神经血管,置入神经内镜观察Ⅴ、Ⅶ、Ⅷ、Ⅸ神经神经根出脑处与相关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及其分支的关系并拍照录像。 (1)显微镜下观察上述神经神经根与微动脉的关系并拍照录像。(2)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镜下观察上述神经神经根与微动脉的关系并拍照录像。目的是在神经血管未受到干扰之前显示神经内镜辅助的效果。测量乙状窦后缘中点到神经根距离,并用游标卡尺计算精确度。在神经根与微血管之间垫入Teflon棉模拟微血管减压术并拍照录像。@2 2、测量乙状窦后缘中点到神经根距离,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结果 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开30mm×25mm锁孔,通过神经内镜可清晰显示颅后窝第Ⅴ、Ⅶ、Ⅷ、Ⅸ脑神经与微血管的关系。间隙Ⅰ:内镜下能清楚地显示Ⅶ、Ⅷ神经束、内耳门、三叉神经、岩静脉、滑车神经、小脑上动脉动脉襻,显示 Meckel’s腔内口、Ⅶ、Ⅷ神经脑池全长、动眼神经大脑脚、小脑上动脉起点。间隙Ⅱ:内镜下能清楚地显示内耳门、颈静脉孔、Ⅶ、Ⅷ、Ⅸ、Ⅹ、Ⅺ 神经、迷路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能显示小脑前下动脉动脉襻及其起点与展神经。间隙Ⅲ:内镜下可显示Ⅻ神经,小脑下后动脉起点,下斜坡椎基底动脉移行部,后组脑神经全长,同侧椎动脉枕骨大孔。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可在第Ⅴ、Ⅶ、Ⅷ、Ⅸ脑神经与微血管之间垫入Teflon棉。 结论 (1)锁孔骨窗下可获得足够的操作空间,能够满足微血管减压术的需要。 (2)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第Ⅴ、Ⅶ、Ⅷ、Ⅸ脑神经疾患可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同一锁孔下进行。 (3)神经内镜可明显改善深部术野的照明,对于术中辨认责任血管以及置入Teflon棉的正确性起到重要帮助,理论上可减少微血管减压术的并发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