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探讨及PCI术后服药依从性1年随访研究
【6h】

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探讨及PCI术后服药依从性1年随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写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南方医院PCI术后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探讨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南方医院、珠江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PCI术后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及1年随访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三部分南方医院、珠江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及其预后1年随访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讨论

4结论

全文总结

本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 图

综述: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Study on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coronary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the one-year follow-up clinical efficacy

成 果

致谢

统计证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试验收集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三家大型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和珠江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PCI治疗后的患者及2000年1月~2007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在早发冠心病人中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的特点;评估早发冠心病患者CAD二级预防药物服用依从性状况;并初步探讨药物依从性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分组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1.1,选取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第一次行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支架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22例患者入选(第一部分)。 1.2,选取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三家大型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和珠江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第一次行PCI支架术的患者为初步研究对象,共692例患者入选。 排除标准:①心源性休克;②患有其它系统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等,明显影响患者预期寿命;③有全身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患者;④1年内失访的患者。 三家医院共3例患者术前心源性休克,2例患者术前肾功能衰竭,59例患者出院后1年失访,共64人排除该部分研究,最终628例入选(第二部分)。 1.3,入选标准同第二部分。 排除标准:①心源性休克;②患有其它系统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等,明显影响患者预期寿命;③有全身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患者;④1年内失访的患者;⑤住院期间发生MACE事件患者。 2.研究方法: 2.1,危险因素确定: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血尿酸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红素。其中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 2.2,冠脉造影:由心内科专业医师操作,进行常规冠脉造影检查,≥50%冠脉狭窄病变累及主要冠状动脉即诊断冠心病。冠脉狭窄直径≥50%病变累及主要冠脉支数为病变支数,以Gensuu积分方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 2.3,随访方法及内容; 患者临床资料及介入资料从住院病案获取,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随访方式为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内容为出院后终点事件及服药情况。根据《AHA/ACC冠心病和其它血管病二级预防指南2006更新版》,选择Aspirin、BBs、ACEI/ARB和Statins等四类药物为研究药物。依从性定义为随访期内患者服用与出院时服用相同的药物(相同药物种类组合),同时我们也根据此定义评价患者对各类药物的依从性。 2.4,终点事件及相关定义; 终点事件为术后12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 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TVR)。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复发胸痛症状或新生心电图变化,同时伴有心肌酶谱增高大于正常上限2倍以上。TVR:对靶血管任何节段,包括靶病变、靶病变近端和远端的主支以及该主支的所有分支,重复进行的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 3.统计方法; 所有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或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数)表示,进行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中的Logistic回归,计算偏回归系(B)、P值和OR值。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南方医院PCI术后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探讨——第一部分 根据分组标准,南方医院共62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早发组211人,晚发组411人。 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表1-1):早发冠心病组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比例(P=0.000),吸烟史的比例(P=0.005)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而晚发冠心病组高血压病史的比例(P=0.017)显著高于早发冠心病组。两组患者其它临床特点无统计学差异。 2、南方医院、珠江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PCI术后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探讨及1年随访研究——第二部分 根据入选标准,62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早发冠心病组229人,晚发冠心病组399人。 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表2-1):早发冠心病组患者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比例(P=0.000),吸烟史的比例(P=0.000)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而晚发冠心病组高血压病史的比例(P=0.000)显著高于早发冠心病组。女性早发组患病率较男性早发组患病率相对根高(P=0.005)。两组患者其它临床特点无统计学差异。 患者血液各项生化指标比较(表2-2):早发冠心病组患者甘油三酯水平(P=0.000),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P=0.000)及血红蛋白水平(P=0.000)较晚发冠心病组患者均显著升高。而晚发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P=0.004)较早发冠心病组显著升高。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水平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2-3):吸烟史、血浆甘油三酯、血浆纤维蛋白原、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血浆血红蛋白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比较(表2-4):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在单支所占比例(P=0.000)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早发冠心病组患者累及左回旋支冠脉所占比例(P=0.006)及累及右冠状动脉血管所占比例(P=0.014)显著低于晚发冠心病组。 628例入选患者中排除4例住院期间发生MACE事件患者,共624例患者入选患者MACE事件随访研究。两组患者术后1年MACE发生情况(表2-6),术后1年晚发冠心病组患者累计MACE发生率(7.6%vs.3.5%,P=0.039)及全因死亡发生率(2.8% vs.0.4%,P=0.040)较早发冠心病组高,术后1年早发冠心病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晚发冠心病组高(82.1% vs.70.4%,P=0.001);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源性死亡发生率(0.4%vs.1.0%),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发生率(1.7%vs.0.8%),靶血管重建发生率(2.6%vs.6.1%)均无统计学差异。 3、南方医院、珠江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PCI术后早发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及预后研究。 根据入选标准,共68人排除此研究,最终共624例患者入选本部分研究。其中早发冠心病组229例,晚发冠心病组395例;其中药物依从组466例,非依从组158例。 早发冠心病患者出院时分别有98.3%、63.3%、58.1%和93.9%的患者服用Aspirin、BBs、ACEI/ARB和Statins;1年随访时患者对四类药物的依从性分别为94.7%、91.0%、85.0%和86.0%,其中对Aspirin的依从性最高(表3-1)。 晚发冠心病患者出院时分别有96.5%、52.7%、68.9%和95.2%的患者服用Aspirin、BBs、ACEI/ARB和Statins;1年随访时患者对四类药物依从性分别为93.2%、82.2%、77.6%和81,1%,其中对Aspirin的依从性最高(表3-2)。 早发冠心病患者出院时分别有0.4%、20.5%、43,7%和35.4%的患者服用上述四类药物中的任意一类、两类、三类及四类;随访时,分别有5.7%、27.1%、34.5%和30.1%的患者服用上述四类药物中任意一类、两类、三类及四类,服用一类药物患者的比例显著增加(表3-3)。 晚发冠心病患者出院时分别有0.5%、19.2%、45.8%和34.4%的患者服用上述四类药物中的任意一类、两类、三类及四类;随访时,分别有7.6%、29.6%、37.0%和22.3%的患者服用上述四类药物中任意一类、两类、三类及四类,服用一类、两类药物患者的比例显著增加,而服用三类、四类药物患者的比例明显减少(表3-4)。 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MACE发生情况(表3-5):药物依从组患者术后1年累计MACE发生率(4.3% vs.11.4%,P=0.001)及靶血管重建率(3.4%vs.8.9%,P=0.006)较药物非依从组患者低;两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P=0.073),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发生率(P=0.283)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血浆甘油三酯、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血红蛋白、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2.早发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较轻,而且其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多于晚发冠心病患者。 3.早发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较晚发冠心病患者好,而且术后1年MACE事件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较晚发冠心病患者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