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维胃方对大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胃粘膜PGE含量的影响
【6h】

维胃方对大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胃粘膜PGE含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第1章维胃方对冰醋酸诱导大鼠胃溃疡的愈合效果观察

1.1材料

1.2方法

1.3结果

1.4讨论

第2章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粘膜PGE2含量的影响

2.1材料

2.2方法

2.3结果

2.4讨论

全文小结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统计学证明

展开▼

摘要

课题背景: 消化性溃疡的西医药物治疗主要采取抗Hp感染、抑制胃酸和保护胃黏膜的原则。目前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H2R),仍为PU治疗的主线药物。这两类药物近期愈合效果较好,但停药后溃疡年复发率达60%~80%,是影响PU疗效的一大难题。因此,药物疗法是目前国外对PU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大量开展了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显示出传统医药在有效根除Hp、增强胃粘膜防御能力、提高愈合质量、减少复发、不良反应少、经济简便、依从性好、无明显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等方面的优势。 维胃方是导师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方,由白及、三七、茯苓、蒲公英组成,疗效较好。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疗效为依据,采用维胃方对胃溃疡大鼠进行治疗,通过检测胃液pH值、溃疡指数及溃疡抑制率,观察胃溃疡的大体愈合情况及造模处黏膜病理切片结果,并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方法(RIA)测定胃黏膜PGE2的含量作为切入点,综合观察本方对实验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寻找它们之间的量效关系,揭示其临床疗效机理,为进一步中药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方法: 1.SPF级Wistar雄性大鼠,(200±20)g/只,按完全随机法分为8组,每组8只:正常组;模型组;自愈组;用药组(雷尼替丁组;奥美拉唑组;维胃方高剂量组;维胃方中剂量组;维胃方低剂量组)。正常组予正常饮食;模型组在造模3天后处死;自愈组观察自愈情况,在造模3天后正常饮食,与用药组同时处死;用药组在造模3天后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ml/100g体重),1次/日,灌胃7天后处死。除正常组外,对余各组大鼠进行冰醋酸致胃溃疡模型的制作;造模前24小时禁食不禁水,经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于剑突下腹中线剪-2cm切口,将胃移出腹腔,在胃前壁窦体交接处靠胃窦侧浆膜面,用100%冰醋酸浸泡直径5mm的滤纸压贴60s。还纳胃体,逐层缝合,75%酒精消毒伤口。采集标本前大鼠24小时禁食不禁水,具体步骤如下:①称重,10%水合氯醛腹部麻醉后备毛,固定;②10%甲醛溶液10ml由贲门注入胃腔,结扎贲门,固定30分钟;③沿胃大弯剪开胃,展开铺平,冲洗胃内壁,于造模处寻找溃疡面,观察胃黏膜大体标本情况。用游标卡尺测量溃疡的最大长径和最大短径,将两者的乘积作为溃疡指数(UI)。④取部分溃疡周围组织放入含10%甲醛溶液中固定,经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情况。 2.实验对象的选取、分组及造模、给药同前。采集标本前大鼠24小时禁食不禁水,步骤如下:①大鼠用10%水合氯醛麻醉,剑突下剪开腹腔,剥离胃,结扎幽门,于十二指肠和食管处剪断取胃,由贲门挤胃液于PH试纸上检测。②用玻片将新鲜腺胃部的胃粘膜组织刮下,研磨制成匀浆,放入高速离心机(3500rpm,15 min,4℃)离心,吸取上清液1ml,放-20℃保存,采用放免法(RIA)测定PGE2。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的样本均数多重比较分析。若存在差异,采用Levene检验进行方差一致性检验;若方差齐性,各组间存在差异,采用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 (LSD)法检验;若方差不齐性,用Welch检验,各组间存在差异,采用Dunnett's T3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主要结果: 1、胃黏膜大体标本观察 正常组:胃黏膜完整光滑,未见溃疡、糜烂、充血及出血点。模型组:黏膜充血明显,有条状及点状出血,可见溃疡灶及小片糜烂。自愈组:愈合不良,见明显溃疡面,粘膜充血明显,见点状出血,组织粘连较明显。雷尼替丁组:愈合较好,部分可见溃疡面,偶见充血或糜烂点,浆膜面少许粘连。奥美拉唑组:粘膜基本完整光滑,未见溃疡、糜烂及明显的出血点,局部有小粘连。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绝大部分愈合良好,粘膜基本完整光滑,仅见个别小溃疡点或小范围瘢痕增生,未见溃疡、糜烂及明显的出血点,局部有组织小粘连。 2、溃疡指数及溃疡抑制率的变化模型组UI,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3),与自愈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37);维胃方能明显降低溃疡指数(P<0.05),以中剂量效果最佳(P=0.001);中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2),与奥美拉唑组无显著差异(P=0.562);高、低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无差异(P>0.05)。表明维胃方中剂量组治疗效果优于雷尼替丁组。维胃方三个剂量组的溃疡抑制率均低于奥美拉唑组(89.67%),但均高于雷尼替丁组(53.51%)。 3、病理切片镜下观察正常组:胃黏膜层、肌层完整连续,腺体排列紧密,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及出血倾向。模型组:粘膜结构失去完整性及连续性,各层细胞排列紊乱,缺损直达肌层,粘膜下层毛细血管内可见明显的血流瘀滞,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自愈组:黏膜缺损较大,腺细胞排列紊乱,有炎性细胞浸润,见瘢痕纤维生成,偶见血栓。雷尼替丁组:见新生的胃上皮细胞覆盖,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自愈组少,见少量血栓,肌层细胞排列较紊乱。奥美拉唑组:各层结构排列尚整齐,粘膜上皮层基本完整连续,未见坏死组织及出血,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接近正常组。维胃方高、低剂量组见小部分缺损达腺细胞层,偶及肌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而高剂量组黏膜愈合相对较好,腺体细胞增生数量较多,排列较整齐,未见血栓。维胃方中剂量组黏膜基本完整,腺体形态基本修复,炎性细胞较少,黏膜下循环未见明显病理状态,故溃疡愈合情况较好,较接近正常组及奥美拉唑组。 4、胃液pH值的变化与用药组相比,自愈组胃液pH值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下降更显著(P<0.01),模型组pH值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0)。与模型、自愈组比较,维胃方能显著升高胃液pH值(P<0.05),接近雷尼替丁、正常组水平(P>0.05)。奥美拉唑组pH值显著高于各组(P<0.01);维胃方能抑制胃酸分泌,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以高剂量组抑酸效果更显著。 5、胃黏膜PGE2变化与模型组比较,维胃方可显著增加胃粘膜PGE2含量(P<0.05),以高剂量组最明显(P=0.004);高剂量组与奥美拉唑组无显著意义(P=1.000),中、低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愈组与用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与奥美拉唑、高剂量组差异最显著(P<0.01)。 结论: 1.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自愈率较高,往往影响药物疗效的观察。冰醋酸造模法是直接以冰醋酸烧灼胃浆膜面形成溃疡,其表现和溃疡愈合速度与人类溃疡极为相似,方法简单,操作性、可行性较强,是目前普遍认可与使用的方法。本实验采用此慢性胃溃疡经典模型,对观察维胃方促进溃疡愈合的效果更具说服力。 2.从大体标本观察情况来看,用药组溃疡面愈合的情况与自愈组有明显区别,尤其是维胃方高、中剂量组及奥美拉唑组,愈合效果均优于其他组别。 3.从溃疡指数及溃疡抑制率的结果看,造模成功率高达100%。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UI显著上升(P=0.003),表明造模成功;模型组与自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7),说明本实验的胃溃疡大鼠自愈效果差;维胃方能显著降低溃疡指数(P<0.05),以中剂量效果最佳(P=0.006);这与病理镜下的观察结果一致,表明该模型是研究药物治疗GU的理想模型。 4.从组织病理观察情况看,维胃方中剂量、奥美拉唑组更接近正常组,腺体形态基本修复,炎性细胞较少,恢复情况较好;而模型组破坏较严重,缺损可及肌层,造模处腺体完全破坏,非造模处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腺体变形,下循环病理改变明显。 5.从胃液pH值的数据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模型组和自愈组胃液pH值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说明冰醋酸造模后胃酸增加而引发胃溃疡。溃疡程度越严重,抑制胃酸功能越差,胃液pH值越低(模型组2.49±0.29)。维胃方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升高胃液pH值(P<0.01),与正常组(3.44±0.35)和雷尼替丁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维胃方能抑制胃酸分泌,减弱攻击因子的作用,其疗效与雷尼替丁相似。 6.测定胃黏膜PGE2含量的结果反映出:冰醋酸致大鼠胃溃疡后,模型组胃黏膜PGE2显著减少(84.65±17.01 pg/ml),自愈组PGE2亦显著减少(115.89±25.12 pg/ml);经维胃方治疗后PGE2显著增加,对胃溃疡愈合效果是明显的(P<0.05),以高剂量组最显著(P=0.004)。数据中维胃方中、低剂量组更接近雷尼替丁组水平(P>0.05),其中维胃方高剂量组(251.64±70.17 pg/ml)与奥美拉唑组(296.49±128.59 pg/ml)最接近(P=1.000)。提示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有较好的修复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胃黏膜合成、分泌、释放PGE2有关,说明维胃方能增加防御因子抗损伤的作用。 综上所述,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修复治疗作用,以高、中剂量组疗效更为显著。该方能显著升高胃液pH值,增加胃粘膜PGE2含量,降低溃疡指数及提高其抑制率,说明维胃方可能通过抑制攻击因子及增强防御因子两方面发挥抗溃疡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