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硬化结节动静脉分流的多层CT成像及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6h】

肝硬化结节动静脉分流的多层CT成像及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结节肝动静脉分流(AVS)中的肝动-门静脉分流(APS)CT、DSA表现与介入治疗的相关性。
   [方法]
   分析90例结节性肝硬化患者的CT、DSA图像及发病基础,所有病例均采用MSCt机扫描,对比剂注射流率4 ml/s,剂量80-100 ml;动脉期延迟25,门脉期60 s,实质期3~5 min。并全部完成了动脉期三维重建及DSA检查。
   [结果]
   90例结节性肝硬化患者中的MSCT、显示APS 38例(42.2%)。其中CT未显示异常增强征象的52例在DSA中显示10例APS(19.2%);38例MSCT不均匀强化病例均有DSA阳性发现,15例诊断非肿瘤性APS,13例诊断为肿瘤性的APS;10例因CT动脉期局部密度增高区在门静脉期无明显低密度表现而不能确诊肿瘤者,经DSA诊断为小肝癌的3例。
   [结论]
   肝硬化结节可形成APS,MSCT上APS可有多种特征性表现形式,随着多层螺旋CT肝动脉增强扫描技术及后处理技术的发展,肝动静脉分流的检出率明显升高,通过MSCT和DSA检查相结合,正确认识及诊断本病能准确的诊断肝硬化结节中有无合并动静脉分流,观察分析肿瘤及非肿瘤性APS的征象作出鉴别诊断,达到正确指导介入治疗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