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di-GMP信号通路和RgpAc基因调节变形链球菌致龋特性的初步研究
【6h】

C-di-GMP信号通路和RgpAc基因调节变形链球菌致龋特性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章 变形链球菌gcp基因突变株的构建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变形链球菌gcp基因突变株表达谱基因芯片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RgpAc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与缩略词表

成果

致谢

统计学证明

声明

展开▼

摘要

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涉及范围广。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作为龋病主要的致病菌,拥有复杂的毒力因子,参与了其在牙面的黏附、聚集、菌斑生物膜的形成、产酸耐酸等作用。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一类含有GGDEF/EAL结构域的蛋白在各类细菌中普遍存在,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功能主要是参与3'-5'环二鸟苷酸(bis-(3'-5')-cyclicdimer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di-GMP)的合成与分解,该结构域能够催化两个GTPs合成c-di-GMP。大部分的GGDEF结构域在临近N端的活性位点处含有一个Ⅰ位点,该位点可以与非竞争性抑制产物c-di-GMP结合,这种别构抑制作用能够限制c-di-GMP的浓度,阻止GTP的过度消耗。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s,PDEs)上的EAL结构域具有水解c-di-GMP的作用,其水解产物是线性的5'-磷酸鸟苷酸-(3'-5')-鸟苷(5'-phosphoguanylyl-(3'-5')-guanosine,5'-pGpG)分子,这些小分子物质不具备生物活性,在细胞内很快被其它的磷酸二酯酶降解。通常情况下,GGDEF和EAL结构域存在于同一个蛋白的C端,而负责信号感知及传导的结构域则位于蛋白的N端,可以感知一系列信号,例如PAS和GAF结构域,涉及到细胞内小分子的结合或者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GGDEF和EAL结构域蛋白的N端整合在细胞膜上,负责感知信号,但是目前还不清楚这些结构域能够感知什么样的信号。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c-di-GMP是原核细胞信号转导中一类新的第二信使,是一种小分子复合物,具有热稳定性,能够激活纤维素合成酶,参与多种复杂的生理活动的调控。它的作用涉及细菌细胞的分化、生物膜的形成、细胞间的通讯、毒力因子的表达以及与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是细菌生存和代谢过程中的关键性调节因子之一。研究发现变形链球菌中存在c-di-GMP信号通路,外源性c-di-GMP的加入和内源性c-di-GMP的丧失均会降低变形链球菌的致龋特性(表现为生物膜形成量减少),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对这些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变形链球菌中c-di-GMP信号途径的作用方式的认识,也为探索新的防龋方法提供了依据。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变形链球菌内gcp基因敲除菌株,以便更全面、深入的探讨变形链球菌内c-di-GMP的作用机制和信号通路,同时与S.mutans UA159野生菌株进行基因芯片比较,筛选和生物膜有关的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分析。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变形链球菌gcp基因突变株的构建。本实验根据NCBI提供的S.mutans UA159全基因组序列,采用PrimerPremier5.0软件(Premier公司)设计gcp基因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扩增gcp基因的上游片段和下游片段。采用双酶切及同源重组的方式构建了含有壮观霉素抗性(spe)的载体pFW5-gcp-UP-DOWN。在下一步实验中,采用同源重组的方式构建变形链球菌gcp基因突变菌株。用限制性内切酶NheⅠ酶(NEB公司)对载体pFW5-gcp-UP-DOWN进行酶切,将环状的质粒变为线性化的片段,胶回收酶切后的线性化片段10 ug备用。取1 ml变形链球菌感受态细胞菌液,加入30μl线性化的重组载体pFW5-gcp-UP-DOWN,采用同源重组的方式构建变形链球菌gcp基因突变菌株,命名为gcp-KO。通过对转化菌的形态学观察发现,转化菌形态与S.mutans UA159菌基本一致,但是细菌排列更为稀疏,这可能是由于基因缺陷后引起的生长差异所致。对重组载体进行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载体pFW5-gcp-UP经过SalⅠ和BglⅡ双酶切后出现2条带,与质粒pFW5-gcp-UP的大小基本相同。重组载体pFW5-gcp-UP-DOWN经过NcoⅠ和NdeⅠ双酶切后出现2条带,与质粒pFW5-gcp-UP及gcp-DOWN的大小基本相同。对野生菌与转化菌的gcp基因上下游片段、spe基因进行PCR扩增及电泳鉴定结果显示:野生菌株不能扩增spe基因,而转化菌株能够扩增上、下游基因及spe基因,表明spe基因成功转入菌株基因组,测序结果也显示gcp基因被spe基因所同源替代。
   第二章:变形链球菌gcp基因突变菌株表达谱基因芯片研究及验证。提取变形链球菌gcp-KO及野生菌株的总RNA,参照大连宝生物工程公司1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试剂盒说明书分别合成cDNA。对照组(野生菌株)加入Cy5-CTP*(10mmol/L),实验组(突变菌株)加入Cy3-CTP*(10 mmol/L)进行标记,并采用3S柱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得到杂交混合液。吸取适量杂交混合液,使样品液均匀的覆盖在玻片的表面,检查气泡后将基因芯片字符面朝上放入芯片夹中,将芯片夹置入基因芯片扫描仪NimbleGen MS200中,采用MS200 Data Collection软件,由仪器自动平衡红绿荧光的激发光能量及增益值进行扫描,获得双色叠加的杂交结果图,保存该结果。本实验为了确定差异基因表达谱,采用国内外基因芯片实验常用标准Ratio'=2做为差异基因的初步筛选标准。上调基因筛选的转录差异要在2倍以上,即FC≥2。同样下调基因筛选的转录差异也是2倍以上,即FC≤0.5。转录差异在0.5≤FC≤2之间的基因,被认为没有差别,不筛选进入下一步研究,最终有411个基因符合条件。分别比较两组数据中Cy5荧光信号强度和Cy3荧光信号强度,对于同一个探针,如果Cy5信号强度是Cy3的2倍或2倍以上,认为该探针所代表的基因表达降低;如果Cy3的信号强度是Cy5的2倍或2倍以上,说明该探针代表的基因表达升高。初步筛选411个差异基因,表达上调的基因198个,表达下调的基因213个。再结合GO分析、COG分析及KEGG分析的结果,最终确定8个基因进入本课题的Real-time PCR验证研究,其中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各4个。表达差异的基因按照功能进行归类,查阅GenBank数据库及相关文献对其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及讨论。结合前期实验的结果,选择RgpAc基因作为后续研究的目的基因。
   第三章:RgpAc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功能研究:⑴RgpAc基因突变株的构建。本实验根据NCBI提供的S.mutans UA159全基因组序列,采用PrimerPremier5.0软件设计RgpAc基因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扩增RgpAc基因的上游片段和下游片段。采用双酶切及同源重组的方式构建了含有壮观霉素抗性(spe)的载体pFW5-RgpAc-UP-DOWN。将载体加入变形链球菌感受态细胞中,采用同源重组的方式构建变形链球菌RgpAc基因突变菌株,命名为RgpAc-KO。通过对转化菌的形态学观察发现,转化菌形态与S.mutans UA159菌基本一致,但是细菌排列更为稀疏,这可能是由于基因缺陷后引起的生长差异所致。实验还对野生菌与转化菌的RgpAc基因及其上下游、spe基因进行了PCR扩增与电泳鉴定。结果显示,野生菌株含有RgpAc基因,不含有spe基因。而转化菌株能够扩增载体的上、下游基因及spe基因,不能扩增RgpAc基因,表明转化菌株有RgpAc基因缺陷。测序结果也显示RgpAc基因被spe基因所同源替代。⑵变形链球菌RgpAc基因功能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比了野生菌株和突变菌株在24 h、48 h形成的水溶性葡聚糖、水不溶性葡聚糖和胞外多糖的含量,以及野生菌株和突变菌株加入不同浓度的c-di-GMP之后,形成的生物膜含量。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的方法,各组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列出,检验水准α=0.05。通过改良蒽酮比色法比较突变菌株和野生菌株胞外多糖的合成能力。实验分为两组,分别为野生菌株和突变菌株,24 h的样本量为8例,48 h的样本量为5例。野生菌株水溶性葡聚糖和胞外多糖生成量高于突变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868,P<0.001; F=80.897,P<0.001),突变菌株水不溶性葡聚糖生成量高于野生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18,P<0.001)。同一菌株不同的时间段相比,野生菌株24 h和48 h产生的水溶性葡聚糖、水不溶性葡聚糖和胞外多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022,P<0.001;F=15.274,P<0.001; F=-18.241,P<0.001),24 h处产生的水溶性葡聚糖高于48 h处,水不溶性葡聚糖低于48 h处,胞外多糖高于48 h处。突变菌株24 h和48 h产生的水溶性葡聚糖、水不溶性葡聚糖和胞外多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537, P<0.001; F=18.762,P<0.001;F=-8.587,P<0.001),24 h产生的水溶性葡聚糖高于48 h处,水不溶性葡聚糖低于48 h处,胞外多糖低于48 h处。在比较生物膜形成量的实验中,S.mutans UA159与RgpAc-KO加入200μM和400μM的c-di-GMP后,设计了6组,每组有5例,采用析因分析结果发现,两组菌株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411,P<0.001),突变菌株高于野生菌株;三个c-di-GMP浓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45,P=0.033),400μM组最高,空白对照组最低;在不加c-di-GMP干扰的时候,野生菌株和突变菌株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6,P<0.001),野生菌株更高;在加入200μM、400μM的c-di-GMP干扰后,野生菌株和突变菌株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7,P=0.002; t=-8.038,P<0.001),突变菌株均高于野生菌株;野生菌株加入不同浓度的c-di-GMP干扰后,产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766,P<0.001),不加c-di-GMP组最高,加入400μM的c-di-GMP组最低;突变菌株加入不同浓度c-di-GMP干扰后,产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322,P<0.001),不加c-di-GMP组最低,加400μM的c-di-GMP组最高;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47.529,P<0.001)。实验结果表明变形链球菌RgpAc基因敲除后,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被抑制。在变形链球菌中,各种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的多糖是生物膜形成的重要基质之一。当变形链球菌的RgpAc基因敲除后,合成水溶性葡聚糖和胞外多糖的能力均下降,导致生物膜形成的基质缺乏,最终抑制了生物膜的形成。突变菌株加入不同浓度的c-di-GMP之后,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加,推测原因是外源性的c-di-GMP增加后促进了其与下游信号通路受体的结合,最终使生物膜的形成量增加。为了比较两种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的生物膜结构的差异,实验模拟体内情况在釉质表面形成人工生物膜,并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RgpAc-KO与野生菌株培养48 h后,产生的生物膜形态不相同。低倍镜下可见S.mutansUA159组产生的生物膜较厚,排列较致密,RgpAc-KO组的生物膜结构较松散,突变菌株分别加入200μM和400μM的c-di-GMP之后,细胞外基质增加。高倍视野下可见S.mutans UA159组细菌之间有较多的细胞外基质,生物膜上的细菌排列规律,形成漩涡状结构;RgpAc-KO组细菌之间的细胞外基质较少,视野内可见少量的细菌。突变菌株分别加入200μM和400μM的c-di-GMP之后,细菌生物膜的结构变致密,细胞数目增多。提示RgpAc基因突变后降低了水溶性葡聚糖的合成,而水溶性葡聚糖既可作为细菌胞外能源物质及代谢底物,又可与细菌表面的Gbp结合,能够促进黏附和聚集。因此在电镜下观察突变菌株的生物膜结构较松散,细胞外基质较少,视野内细菌数量少。加入外源性c-di-GMP后增加了下游信号通路的活性,最终使生物膜的形成增加。综上,本实验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变形链球菌gcp基因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进行了基因芯片比较,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的基因有411个,包括198个表达上调的基因和213个表达下调的基因。通过查阅资料,最终挑选8个最有可能与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及信号通路有关的基因进行验证,发现RgpAc基因表达抑制的程度最大,因此课题组选择该基因作为下一步研究的目的基因,构建了变形链球菌RgpAc基因突变菌株。利用比色、电镜扫描等实验方法初步研究了该基因缺失对变形链球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龋病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