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6h】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目的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调查方法

3.调查工具

4.质量控制

5.拟采用的统计学方法

第四章 结果

一、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研究样本临床特征

二、各失眠类型频数分布

三、有无失眠类型的男女分布情况

四、不同睡眠时间组性别差异比较

五、实际睡眠和期望睡眠的差异比较

六、失眠组和无失眠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七、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论文统计学评议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论在病程的任何阶段(急性期/慢性稳定期)或何种用药状态(未用/使用药治疗),睡眠的启动困难(DIS,difficulty initiating sleep)、保持困难(DMS,difficulty maintaining sleep)及早醒(EMA,early morningawakening)都很常见。我国曾调查部分地区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过去1年的睡眠情况[1]发现,至少有一种形式的失眠的概率为36%。其中睡眠启动困难的概率为21.2%;睡眠保持困难的概率为23.6%;早醒的概率为11.9%。项玉涛等人在2008年调查了北京城市及周边农村地区的5926名普通人群,报告了至少一种形式的睡眠障碍一年发生率为9.2%,DIS、DMS、EMA的发生率分别是7.0%,8.0%,4.9%[2]。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主要受以下临床变量影响:①生活质量②疾病严重程度③阳性症状④阴性症状及自杀⑤预后⑥神经认知损害⑦大脑结构⑧药物[3]。睡眠障碍可以作为疾病首发及复发的早期信号,同时,睡眠问题可能与精神病症状有关。普通人群平均总睡眠时间(TST,total sleep time)为7.76±1.22小时,相比较正常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上床时间早,起床时间晚,入睡时间、卧床时间、睡眠时间均较长。有研究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Pittsburgh sleep index scale)测评后,相比正常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潜伏期长、睡眠质量低下、晨起困倦感强。近些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问题越来越受到临床学家的广泛关注。国外有相当数量研究证实睡眠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肥胖及临床症状等多项指标产生相互作用,国内精神分裂症睡眠相关研究,尤其是大型横断面调查重性精神疾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鲜有见到。中国非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约5百万人,占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数的90%[4,5],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研究目的: 本研究横断面调查广州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以及包括精神病症状、情绪症状、睡眠状况、生活质量、用药状况、体重指标、自知力等在内的一系列临床指标,了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基本的症状特征、睡眠状况特点及生活质量等,探讨其睡眠特征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从而通过改善睡眠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进而提高生活质量,为有针对性地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根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检查(MINI,international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确诊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常住广州市越秀区的非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患者。 (2)调查方法:横断面连续抽样,面对面问卷访谈。 (3)调查工具:自评量表(包括自评抑郁问卷、睡眠问卷、自杀问卷、生活质量问卷等);他评量表(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烟酒使用调查、家族史、躯体疾病问卷、目前用药问卷、精神病症状问卷、抑郁量表、椎体外系量表及自知力问卷、mini等);身高体重仪及皮尺。 (4)拟采用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和管理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有、无失眠组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构成比)表示,有、无失眠组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Pearson x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失眠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研究样本临床特征 本次调查共收回623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患者349人(54.7%),女性患者282人(45.3%)。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68±10.34)岁,受教育时间(10.31±2.92)年,首次发病年龄(25.68±9.57)岁,住院次数(2.21±2.62)次,未婚者402人(64.5%),无工作者216人(34.7%),独居者54人(8.7%),BPRS得分(26.81±8.66),目前饮酒者52人(8.3%),目前吸烟者149人(24.0%),有精神病家族史者162人(26.0%),有暴力行为者44人(7%),合并其他疾病者238人(38.2%),腰围均值(89.41±11.29)cm,BMI(体重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均值(24.62±4.96) kg/m2,BMI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别为33.23%、19.10%。77.05%的患者腰围达到了向心性肥胖诊断标准,其中女性患者肥胖问题更加普遍。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232人(37.2%),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380人(61.0%),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治疗的患者142人(22.8%)。 (2)睡眠状况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际睡眠时间(8.25±2.12)h,期待睡眠时间(8.89±1.81)h,期待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实际睡眠时间。DIS、DMS、EMA三种睡眠障碍的比例分别为20.5%、19.6%、17.7%,至少一种睡眠障碍患者所占总人数的28.9%;睡眠短者(<7小时/天)、睡眠中等者(7-8小时/天)、睡眠长者(>8小时/天)所占比例分别为18.1%、38.4%、43.5%。且各睡眠障碍类型及各睡眠时长组别男女分布均无差异。 (3)失眠组和无失眠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失眠组平均年龄、抽烟比例、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人数、镇静催眠药使用人数、MARDS总分、BPRS总分、BPRS阳性症状分、BPRS阴性症状分、BPRS焦虑症状分、QIDS总分均高于无失眠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人数、受教育时间、平均腰围、平均BMI、SF-12心理得分均低于无失眠组。 (4)失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年龄越大、QIDS评分越高越容易产生失眠. 结论:在本项研究中表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实际睡眠时间超过普通人群,但仍较多患者存在失眠,且失眠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更重。研究提示,即使患者处于临床稳定期,临床工作中也应关注其失眠症状。且更多的关注应给予那些年龄较大、精神病症状较重、肥胖明显、表现出较多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率高,也应给与充分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