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载脂蛋白apoA1--75bp与+83bp多态性与血脂及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6h】

载脂蛋白apoA1--75bp与+83bp多态性与血脂及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4、技术路线

二、结果

1、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2、载脂蛋白apoA1 M1和M2位点多态性与血脂之间的比较

3、载脂蛋白apoA1 M1和M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载脂蛋白apoA1 M1和M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5、载脂蛋白apoA1 M1和M2位点基因多态性对冠脉病变程度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疾病。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已认识到血脂异常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抗血小板聚集、稳定血管斑块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临床上,我们依据目前血脂管理指南,即使予大剂量他汀强化治疗,使低密度脂蛋白在指南推荐范围之内,但患者仍遗留较高的心血管剩余风险。由此,在控制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同时,积极干预患者心血管剩余风险,有望进一步降低患者心血管风险,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与较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组相比,低HDL组冠脉事件发生的风险明显较前升高。因此,低HDL成为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的主要心血管剩余风险,对其进行干预或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载脂蛋白apoA1是血浆中HDL颗粒的主要结构蛋白,其测定可间接反映HDL的水平。ApoA1可以与HDL受体作用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使胆固醇酯化,并且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使外周细胞中多余的胆固醇等有害物质转运回肝脏HDL颗粒。同时apoA1也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产生一氧化氮(NO)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重要作用。临床研究同样也证实apoA1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明显优于HDL。apoA1基因多态性有3个SNP:-75G/A,+83C/T和+84G/A。ApoA1-75和+83位点多态性不仅可改变基因表达序列,影响调控元件,还可破坏内切酶识别位点。因此,具有激活和调控转录系统,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等作用,从而影响apoA1的合成。国外研究发现apoA1-75bp与+83bp基因多态性中,GG基因及CC基因携带者具有较高保护作用,可降低冠心病发生风险。相反,冠心病组A、T等位基因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携带有A等位基因的患者HDL及apoA1水平更低,CT/GA杂合子对冠心病风险较高,并且出现三支血管病变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国内相关研究却发现该基因apoA1-75bp位点G被A取代及+83bp位点C被T取代或G被A取代后患者apoA1浓度水平升高,并且导致个体发生冠心病危险性降低。因此,基于以上的争议,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关于载脂蛋白apoA1-75bp与+83bp位点多态性与血脂、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由于apoA1-75bp与+83bp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及冠心病病变程度相关性国内外尚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将探讨:1)中国南方地区汉族载脂蛋白apoA1-75bp与+83bp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血脂谱的相关性。2)中国南方地区汉族载脂蛋白apoA1-75bp与+83bp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2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就诊,并同意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中国南方汉族患者624例(包括:冠心病组401例和非冠心病组223例)。该研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肿瘤、吸毒或酗酒、既往行支架植入或冠脉搭桥者及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患者入院后次日空腹采血,按常规生物化学方法,由单一检验中心及检验医师,进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一般临床基线资料及血脂水平的测定。同时留取住院次日空腹静脉血标本,于我院医学实验中心行apoA1-75 bp与+83 bp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运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方式表示,等位基因等计数资料结果以率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两两比较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同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纠正混杂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研究-75bp与+83bp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血脂谱的独立关系。最后,根据冠脉造影术结果,行Gensini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75bp与+83bp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差异,并且分析-75bp与+83bp位点基因多态性对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24名患者,男性472人,女性152人,平均年龄61.9±10.3岁,其中冠心病组401例,非冠心病组223例。结果发现:1)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两组在年龄、高血压病史、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谷丙转氨酶(ALT)、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基线资料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中男性、吸烟比例、糖化血红蛋白、TC、TG、LDL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而HDL、apoA1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载脂蛋白apoA1-75bp与+83bp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血脂谱之间的比较。在冠心病亚组中:-75bp位点突变型(GA/AA)的HDL、apoA1水平高于野生型(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同时,+83bp位点突变型(CT)的HDL、apoA1水平高于野生型(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非冠心病亚组中:突变型的HDL、apoA1水平高于野生型,但未见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血脂指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3)载脂蛋白apoA1-75bp与+83bp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①.在-75bp位点:冠心病组患者中野生型(GG)基因频率较非冠心病组高(56.9%vs46.6%,P=0.014),而携带A等位基因突变型(GA/AA)频率较低(43.1% vs53.4%,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83bp位点:冠心病组患者野生型(CC)基因频率高于非冠心病组(89.3% vs82.1%,P=0.011),而突变型(CT)基因型频率低于非冠心病组(10.7% vs17.9%,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未发现TT突变基因型。以是否为冠心病作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TC、TG、LDL、M1位点基因多态性、M2位点基因多态性为自变量(因考虑到M1和M2位点基因多态性会影响患者HDL、apoA1的水平,因此在多因素分析中未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女性(OR=0.303,P=0.000)、M1位点基因突变型(OR=0.673,P=0.030)、M2位点基因突变型(OR=0.507,P=0.009)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而糖尿病(OR=1.785,P=0.014)、TG(OR=1.434,P=0.004)、LDL(OR=0.726,P=0.002)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4)以Gensini评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结合Gensini评分,将入选患者分成四组:包括Gensini评分=0(73例),Gensini评分=0-30(190例),Gensini评分=30-60(167例),Gensini评分>60(194例)。结果发现:随着Gensini评分分数的增加,A或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减少(61.6%>49.5%>45.5%>39.7%,P=0.011;24.7%>15.8%>10.8%>8.8%,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75bp与+83bp位点变异的频率越低,冠脉病变程度越重,且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TC、TG、LDL后,-75bp位点突变型(AA/GA)和+83bp位点突变型(CT)是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结论:载脂蛋白apoA1-75 bp与+83 bp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这可能与-75 bp与+83 bp位点基因突变后可影响HDL及apoA1的水平有关。-75bp与+83 bp位点突变的频率(AA/GA或CT)越低,冠脉病变程度越重,且-75 bp与+83 bp点突变型(AA/GA或CT)是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独立性保护因素。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不同,可能与种族、坏境、饮食差异相关。另外,本研究对apoA1+83基因分析未发现TT突变基因型。

著录项

  • 作者

    林耀望;

  •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心血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余丹青;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载脂蛋白; 多态性; 血脂; 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