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研究
【6h】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二手资料分析法

2.2 横断面调查

第三章 结果

3.1 2005-2011年中国护理人力资源数量变化情况

3.2 2012年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的人口和地理分布情况

3.3 抽样调查质量

3.4 卫生机构一般资料

3.5 围产护理人力资源相关信息

3.6 围产护理入力资源内部结构情况

3.7 围产护理人员薪酬情况

3.8 围产护理人员流失情况

3.9 助产士工作范畴相关信息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2005-2011年全国护理人力资源增长处于超高速发展

4.2 2005-2011年全国护理人力资源发展情况横向与国际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比较,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4.3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分布公平性相对较高,但是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地理分布

4.4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总体数量已基本达到部颁标准,但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医院之间分配不均衡

4.5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4.6 加强和规范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才队伍中聘用制护理人员的使用与管理

4.7 减少人才流失,稳定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队伍

4.8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助产士助产技术、执业注册和考核体系、职称晋升体系、独立工作范畴、服务模式与国际存在差距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围产护理人力配置标准

5.2 确定围产护理工作范畴,促进围产护理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

5.3 优化围产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内部结构,保障护理服务质量

5.4 规范聘用制护理人员管理,稳定围产护理人才队伍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的应用意义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

6.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6.5 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景:卫生资源的首要组成部分是卫生人力资源,而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属护理人力资源。围产护理人力资源的质量、结构及分布均衡情况是决定卫生系统绩效和关乎妇女、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全球护理人力资源面临严峻的短缺形势。由于缺乏专业围产护理,全球每天有1000名妇女死于妊娠或分娩并发症,有200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死亡。改革开放后中国卫生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并日益年轻化,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人才结构得到改善,人才效能明显提高,学历层次逐渐发展为大专、本科及研究生多层次教育体系。但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深以及国际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同样面临着围产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内部结构不合理、人口和地理分布不平衡等问题。本研究受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托,于2013年1月~4月,大规模调查及分析中国经济发达地区7省市共466所三级和二级医院的2012年围产护理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助产士、产科护士和新生儿科护士)配置情况和助产士工作范畴现状,探讨围产护理人力配置的合理标准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助产士工作范畴,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合理围产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和围产护理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目的: 1.了解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总量、人口和地理分布的现状和2005-2011年发展趋势; 2.分析2012年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的内部结构情况; 3.发现和分析2012年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和助产士工作范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 意义: 1.本研究分析了2012年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以后建立全国范围的围产护理人力资源数据库提供科学数据和方法学依据,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和助产专业发展规划及卫生改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助产专业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划、进行助产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2.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助产士工作范畴,从而进一步定义助产士专业胜任力,为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合理的助产士专业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围产护理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 1.二手资料分析法 1.1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6—2012年)主要用于在宏观层面上分析:2005—2011年全国护理人力资源整体变化情况;全国31个行政区划人口、地理面积以及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分布的总体情况。 1.2 统计学方法采用构成比反映2005—2011年全国31个行政区划围产护理人力资源的地区分布情况;采用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评价2012年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地理和人口分布的公平性。 2.横断面调查 采用自制《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和助产士工作范畴调查问卷》对中国经济发达地区7省市466所卫生机构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从微观层面分析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卫生机构基本情况、产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新生儿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对围产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认知情况和助产士工作范畴现状。 2.1 调查抽样与调查方法2012年中国31个行政区划中有24个省市区的年GDP超过万亿元人民币,为我国相对经济发达地区。首先采用立意抽样,24个省市区中抽取7省市(广东省、北京市、海南省、吉林省、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其中有6个省市2012年GDP超过万亿元人民币;然后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7省市468所三级和二级具有围产护理服务的医院。综上,调查对象、结果和结论能较好地说明经济社会水平较高的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调查问卷的信效度经专家评定Cronbach'sα系数为0.92,CVI为0.85。调查问卷以学会公函形式派发及回收,共派发468份,有效回收466份,有效回收率为99.57%。 2.2 统计学方法资料收集完成后,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拟和优度检验法对抽样调查质量进行检验评价。对频数资料,如护理人员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和用工性质分布情况,护理管理人员对围产护理人力配置的认知情况,助产士工作范畴情况等,采用描述性统计指标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样本t检验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医院产科和新生儿科的床护比和医护比与我国2005年数据、国际标准、卫生部编制标准进行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医院之间的围产护理人员的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和职称总体分布情况。 结果: 1.2005-2011年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75%,全国护理人力资源总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3.71%,全国医生人力资源总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67%,千人口护理人员数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2.97%,千人口医生数量年平均增长率为4.91%。 2.7省市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北京市享有81.1%的围产护理人力资源(29.4%、23%、18.6%和10%)。围产护理人力资源人口分布优于地理分布(反映产科护理人力资源人口和地理分布的两个基尼系数:0<0.039<0.075<0.35;反映新生儿科护理人力资源人口和地理分布的两个基尼系数:0<0.028<0.064<0.35)。 3.7省市产科护理人员数量占产科卫生人员总数的48%;产科总体平均床护比(1∶0.51)和平均医护比(1∶1.93)均低于卫生部配置标准(1∶0.8-0.85和1∶2),所有P<0.05。新生儿科总体平均床护比(1∶0.79)低于卫生部标准(1∶0.8-0.85),总体平均医护比(1∶1.22)对比2005年(1∶0.97)有明显的增长(P>0.05),达到卫生部标准(1∶2)和2011年世界平均水平(1∶2.1)(所有P<0.05)。 4.助产士和产科护士年龄均主要分布在25-34岁(分别为42%和47%);助产士中工作年限大于10年者占43%,而产科护士工作年限在各层次的分布比较平均;以大专学历为主体(50%和51%);以初级职称为主体(51%和68%)。新生儿科护士年龄分布以25-34岁为主(55%);工作年限分布较平均;学历分布以大专学历为主(48%);职称分布以初级职称为主(66%);用工性质分布以聘用制为主(40%)。相对年轻、相对资深、高等学历和高级职称的围产护理人力资源均集中在三级甲等医院和公立妇幼保健院。 5.466所医院中,使用聘用制助产士、聘用制产科护士和聘用制新生儿科护士的医院分别占44.1%、73.3%和60.3%。聘用制围产护理人员的月收入与在编人员月收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都集中在3000-5000元,且有78.7%以上的医院制定了保证聘用制围产护理人员福利待遇的相关规定。 6.助产士、产科护士和新生儿科护士的流失率分别为5.2%、4.7%和6.7%。流失的护理人员中聘用制护理人员占有较大比重,分别为55.8%、72.8%和76.3%。流失的护理人员年龄集中在25-35岁,学历层次集中在大、中专,职称层次集中在初级或无职称。对流失原因的调查结果前三位为工作劳动强度大,风险大,工作压力大、福利待遇低于个人价值实现需求、社会认可度低。 7.68.2%的产科护理管理人员对目前助产士职称体系不满意,有48.4%认为中国应该参考国外助产士职称体系建立独立的助产士职称晋升体系。有92.5%的产科护理管理人员对助产士主导的连续性服务模式持非常认可态度。围产护理工作现状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契合度方面,助产士、产科护士和新生儿科护士持不满意态度的比例分别为72%、70.5%和56.1%。 8.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助产士的独立工作范畴相对国际缩减许多,围产病历管理、产前筛查和诊断的配合、优生咨询指导、高危妊娠的识别和转介、助产士咨询门诊等工作范畴需要相应的资质才能开展。调查的466所医院中,只有27%的医院开展助产士咨询门诊。中国经济发达地区466所卫生机构平均剖宫产率达到45.05%,自然分娩率仅为52.5%;有89.2%的卫生机构常规分娩体位采用截石位且占所有分娩体位95%以上。 结论: 1.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围产护理人力资源总量和人均拥有量不足(床护比、医护比、每千人口护理人员数、年平均增长率等),且地理分布在公平性方面还存在差距。 2.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等级医院的产科和新生儿科床护结构比例、医护结构比例不合理现象较为普遍。 3.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围产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内部结构不能满足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相对年轻、相对资深、高等学历和高级职称的围产护理人才数量不足,且多集中在三级甲等医院和公立妇幼保健院;聘用护士已成为我国围产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围产护理流失人力中的主要部分。 4.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助产士执业注册和考核体系、职称体系、工作范畴、服务模式与国际存在差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