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伦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6h】

伦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问题概述

2.1.1 社会治理

2.1.2 农村社区治理

2.1.3 伦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2 伦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2.2.2 胡锦涛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

2.2.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3 伦理观念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3.1 我国农村的主流伦理观念

3.1.1 生产领域内以勤劳致富为核心的伦理观念

3.1.2 家庭生活中以孝老爱亲为核心的伦理观念

3.1.3 社区生活中以友爱互助为核心的伦理观念

3.2 伦理观念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3.2.1 伦理观念有利于凝聚社区成员

3.2.2 伦理观念有利于约束成员行为

3.2.3 伦理观念有利于和谐社会关系

3.2.4 伦理观念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局限性

3.3 伦理观念在河北省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个案分析

3.3.1 石家庄市藁城区岗上村“以德治村”模式探析

3.3.2 邢台市威县孙家寨村——“饺子宴”兴起孝德之风

4 “新乡贤”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4.1 “新乡贤”概述

4.1.1 “新乡贤”的概念与分类

4.1.2 “新乡贤”存在的现实基础

4.1.3 “新乡贤”的特征

4.2 “新乡贤”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4.2.1 价值层面:观念引领与道德示范

4.2.2 决策层面:重大事项咨询建议

4.2.3 治理层面:调解矛盾纠纷,影响农村社区舆论

4.2.4 “新乡贤”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局限性

4.3 “新乡贤”在河北省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个案分析

4.3.1 定州市“以乡贤治村,以道德齐家”模式探析

4.3.2 沧州黄骅市“新乡贤”张广新——斥资千万,反哺家乡

5 伦理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5.1 伦理组织概述

5.1.1 伦理组织的概念及分类

5.1.2 伦理组织特征及其发展现状

5.1.3 伦理组织角色定位

5.2 伦理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5.2.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新时代文化

5.2.2 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区稳定

5.2.3 加强农村社区道德建设,推动乡风文明

5.2.4 倡导政治民主,促进生产发展

5.2.5 伦理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局限性

5.3 伦理组织在河北省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个案分析

5.3.1 辛集市农村乡贤理事会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模式探析

5.3.2 河北省各地红白理事会引领农村社区新风尚

6 加强伦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对策

6.1 拓宽有效宣传载体,营造浓厚道德氛围

6.1.1 多渠道开展评选活动,发现先进典型

6.1.2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适当运用反面曝光

6.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新乡贤”和伦理组织的价值

6.2.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发挥引领作用

6.2.2 弘扬“新乡贤”价值,发挥调节作用

6.2.3 培育伦理组织,发挥监管作用

6.3 加强制度建设,为伦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6.3.1 奖善罚恶制度化,为农村社区治理提供舆论保障

6.3.2 组织发展制度化,为农村社区治理提供组织保障

6.3.3 完善村规民约,为农村社区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作为典型的熟人型社会,农村社区的人际关系和舆论环境较为稳定,这就为伦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伦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主要依靠伦理观念的支配作用,通过“新乡贤”和伦理组织等载体而实现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目的。
  农村社区中的主流伦理观念包括生产领域中的“勤劳致富”、家庭生活中的“孝老爱亲”、公共生活中的“友爱互助”等内容。这些主流伦理观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伦理观念作为价值共识,有利于凝聚社区成员;伦理观念体现为风俗习惯,有利于约束成员行为;伦理观念落实为道德规范,有利于和谐社会关系。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新乡贤”凭借其社会资源、道德修养、经济实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价值层面上来说,“新乡贤”发挥着观念引领与道德示范的作用;从决策层面来说,“新乡贤”具有重大事项咨询、建议的作用;从治理层面来说,“新乡贤”发挥着调解矛盾纠纷、影响农村社区舆论的作用。
  农村社区伦理组织是农村社区中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为目的的组织,它为伦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提供组织保障,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新时代文化;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区稳定;加强农村社区道德建设,推动乡风文明;倡导政治民主,促进生产发展。
  然而,伦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落后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资本主义倡导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伦理观念仍然发挥着阻碍作用;二是“新乡贤”在参与农村社区治理中存在法律意识淡薄、垄断公共资源、裙带关系等不利因素;三是伦理组织在农村社区的道德建设中存在自身运作动力不足、职责划分不明确、活动形式单一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阻碍了伦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作用的发挥。加强伦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一方面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挖掘“新乡贤”和伦理组织的价值,营造浓厚道德氛围;另一方面,要通过奖善罚恶制度化、组织发展制度化、完善村规民约等制度建设,用制度的强制力保证伦理作用的实施,实现两者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协同治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