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组织连续切片的宫颈周围韧带内神经脉管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
【6h】

基于组织连续切片的宫颈周围韧带内神经脉管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研究背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与SNsRH手术相关的宫颈周围韧带内神经脉管的术中识别及辨认

1.2 宫颈周围韧带精细解剖结构的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盆腔神经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2、研究目的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标本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试剂

2.4 标本取材

2.5 切片制备

2.6 HE染色步骤

2.7 免疫组化染色

2.8 动脉弹力纤维特殊染色

2.9 图像采集

2.10 图片融合与配准

2.11 三维重建

第三章 结果

3.1 宫颈周围韧带及其内神经脉管的定性染色结果

3.2 宫颈周围韧带及其内神经脉管的数字化三维模型

第四章 讨论

4.1 宫颈周围韧带的定性定量研究与手术改良

4.2 组织切片三维重建技术在构建女性盆腔神经数字化三维模型中的应用

4.3 构建宫颈周围韧带及其内神经脉管的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意义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获取RH术后的宫颈周围韧带整体标本,进行适当处理及标记后,经组织连续切片及染色,结合图像识别、定位配准、三维重建等技术,构建出完整的宫颈周围韧带及其内神经脉管的数字化三维模型,为SNSRH手术提供立体解剖学依据。
  方法:
  1.标本:选取2014年8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病理证实为宫颈鳞状细胞癌IB1期的宫颈癌患者1例,行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术前行MRI与CT检查,并获取其原始扫描数据集。在术后收集宫颈周围韧带标本一套(包含部分宫颈组织、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及阴道旁复合体),且标本外侧缘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无癌细胞浸润。
  2.取材:将术后切除的子宫连同其周围韧带展平放置于标本板上,辨认出双侧主韧带、骶韧带及阴道旁组织。将双侧主韧带、骶韧带及阴道旁组织作为一个整体,连同部分宫颈组织整体切除。为区分方向,用印度墨水标记双侧主韧带宫颈侧与上缘及骶韧带的宫颈侧、上缘及整个外侧面。
  3.包埋、制片及染色:标本常规固定、脱水后,利用穿刺针穿取4条略长于韧带标本的猪肝组织(直径约0.5mm)作为定位杆标记与标本一起进行石蜡包埋,冰冻30min后从标本宫颈侧由内向外进行连续切片,切片厚度为5μm,共切取1287张切片,以连续10张为一组按顺序挑选5张未脱片的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动脉弹力纤维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特异性标记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淋巴管)。
  4.图像采集:对所有不同染色所制的连续切片进行图像采集。采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进行扫描,先将玻片置于2×10倍下扫描地图,以确定扫描范围,再调整放大倍数至10×10倍,调整扫描精细度后进行全自动扫描,完成扫描后以BMP格式储存,共采集连续切片数据集640张。
  5.图片融合与配准:用Photoshop5.0软件分离出只有定位杆的图片后,利用Matlab软件的图像自动配准方法分别对5组切片图像进行自动配准,最后结合Photoshop软件手工配准调整微小差异。
  6.三维重建:将配准后的5组切片数据集图片导入Photoshop软件中,应用画笔工具分别画出血管、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及淋巴管的轮廓。利用ACDSee软件将各组图片调至合适大小,分别导入Mimics软件中,经过自动定位图像、组织图片、内插值处理后,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分别构建出宫颈周围韧带及韧带内血管、动脉、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淋巴管的数字化三维模型。静脉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是通过Mimics软件中的布尔运算,将血管的二维蒙罩与动脉的二维蒙罩相减后得出,利用三维重建直接重建出静脉的数字化三维模型。最后将各个模型进行汇总,以该病人的基于MRI数据集构建的在体韧带数字化三维模型为参照对各个模型进行配准融合,构建出完整的宫颈周围韧带内神经脉管数字化三维模型。利用Mimics软件的透明化、测量等功能对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1.宫颈周围韧带及其内神经脉管的定性染色结果
  (1)子宫主韧带和阴道旁组织:由于获取标本时未将其分开,故作为一个整进行研究。
  ①HE染色结果:可见大量纤维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丰富的血管,以中、小动静脉为主,可见丰富静脉窦及单层薄壁静脉;神经组织丰富;散在淋巴管,偶见淋巴组织和淋巴结。
  ②特殊染色结果:动脉弹力纤维特殊染色结果显示弹力纤维呈蓝黑色,胶原纤维呈红色,肌纤维呈黄色。主韧带及阴道旁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较多,弯曲成弹簧状的弹力纤维见于动脉内皮,肌纤维含量极少,呈散在分布。
  ③免疫组化染色结果:TH抗体特异标记交感神经结果阳性,VIP抗体特异标记副交感神经结果阳性,D2-40抗体特异标记淋巴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阳性。证实主韧带及阴道旁组织中的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还包括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淋巴管呈散在分布,无明显规律。
  (2)子宫骶韧带
  ①HE染色结果:含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丰富的神经纤维、血管,以中、小、微动静脉为主,且血管多与神经伴行,可见散在分布的淋巴管,偶见淋巴结。
  ②特殊染色结果:动脉弹力纤维特殊染色结果显示弹力纤维呈蓝黑色,胶原纤维呈红色,肌纤维呈黄色。子宫骶韧带中胶原纤维含量较多,弯曲成弹簧状的弹力纤维见于动脉内皮,肌纤维含量少,与胶原纤维交错存在。
  ③免疫组化染色结果:TH抗体特异标记交感神经结果阳性,VIP抗体特异标记副交感神经结果阳性,D2-40抗体特异标记淋巴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阳性。证实子宫骶韧带中的神经成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见交感神经节。淋巴管呈散在分布,偶见淋巴结。
  2.宫颈周围韧带及其内神经脉管的数字化三维模型
  基于宫颈周围韧带内各组织的连续切片数据集,结合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可成功构建出宫颈周围韧带内神经脉管数字化三维模型,该模型由以下子模型组成。
  2.1 宫颈周围各韧带及其内神经脉管数字化三维模型
  (1)子宫主韧带及阴道旁组织数字化三维模型的长度为54.60mm,宽为70.80mm,厚为4.20mm。模型可见丰富的各级血管;富含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且交感神经含量明显多于副交感神经,可见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节;淋巴管呈散在分布。
  (2)子宫骶韧带数字化三维模型的长度为37.10mm,宽为25.20mm,厚为4.00mm。模型可见大量血管,以中、小动静脉为主;富含交感神经节及神经纤维,包括少量副交感神经,且神经多与血管伴行;淋巴管细小呈散在分布,偶见淋巴结。
  (3)血管数字化三维模型:不论是在子宫主韧带和阴道旁组织数字化三维模型还是在子宫骶韧带数字化三维模型内,血管均主要走行于各韧带模型的上半部分。通过Mimics软件对其进行测量:在子宫主韧带和阴道旁组织数字化三维模型中动脉主干距韧带上缘的近、中、远段距离分别为6.20mm,4.10mm,3.60mm;静脉主干距韧带上缘的近、中、远段距离分别为3.20mm,0.42mm,5.10 mm。在子宫骶韧带数字化三维模型中动脉主干距韧带上缘的近、中、远段距离分别为8.02mm,5.03mm,9.50mm;静脉主干距韧带上缘的近、中、远段距离分别为10.06mm,6.80mm,1.60 mm。
  (4)神经数字化三维模型:不论是在子宫主韧带和阴道旁组织数字化三维模型还是在子宫骶韧带数字化三维模型内,神经均主要走行于各韧带的下半部分,且交感神经明显多于副交感神经。
  ①交感神经:主要走行于韧带的下半部分。通过Mimics软件对其进行测量:在子宫主韧带和阴道旁组织数字化三维模型中交感神经主干距韧带上缘的近、中、远段距离分别为9.60mm,12.40mm,10.10mm;在子宫骶韧带数字化三维模型中交感神经主干距韧带上缘近、中、远段距离分别为3.40mm,18.90mm,10.80mm。
  ②副交感神经:明显少于交感神经,主要走行于韧带下半部分。通过Mimics软件对其进行测量:在子宫主韧带和阴道旁组织数字化三维模型中副交感神经主干距韧带上缘的近、中、远段距离分别为9.90mm,11.90mm,10.30mm;在子宫骶韧带数字化三维模型中副交感神经主干距韧带上缘近、中、远段距离分别为16.90mm,18.20mm,19.10mm。
  (5)淋巴管数字化三维模型:观察发现子宫骶韧带数字化三维模型中淋巴管含量较子宫主韧带和阴道旁组织数字化三维模型中稍多,呈散在分布,在子宫骶韧带中从盆壁侧到宫颈侧淋巴管有增多趋势。
  (6)配准后的宫颈周围韧带内神经脉管数字化三维模型:在宫颈周围韧带内,血管主要走行于韧带上半部,神经主要走行于韧带下半部,淋巴管呈散在分布。在子宫主韧带及阴道旁组织数字化三维模型中,血管与神经的近、中、远段间距分别是:0.50mm,1.90mm,3.10mm。在子宫骶韧带中血管与神经的近、中、远段间距分别是:3.90mm,5.81mm,7.20mm。
  2.2 整体宫颈周围韧带神经脉管数字化三维模型
  通过对三维模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旋转观察,可从任意视角显示出各韧带中神经、脉管的相互关系及走行。利用测量工具也可精确显示出神经与血管间距,从而证实血管主要走行于韧带的上半部,神经主要走行于韧带的下半部。并可以此为依据可构画出PAN在宫颈周围韧带中的立体走行。
  结论:
  本研究通过结合基于整体宫颈周围韧带的大组织连续石蜡切片数据集与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构建了完整的宫颈周围韧带及其内神经脉管的数字化三维模型。通过后期计算机软件的配准及融合技术,使模型真实还原各韧带间空间立体的相互关系,不仅可以精确地显示出其内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淋巴管及血管在宫颈周围韧带内的分布与走行,更能够借助软件的图像缩放以及旋转功能,观察各韧带内血管、神经之间的三维立体关系,并能提供任意方位不同视角的形态学特点,便于观察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平面、不同空间方位进行细致地观察,为SNSRH手术步骤的规范化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