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及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研究
【6h】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及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中国新生儿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文献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可疑血流感染新生儿行血培养阳性率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及基因分型研究

第一节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15例临床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人无乳链球菌基因组DNA提取及基因分型方法的研究

1 前言

2 实验过程及材料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英文缩写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文献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病房包括重症监护(NICU)感染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对于指导新生儿临床医师正确使用抗生素、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既往研究认为,随着抗生素使用的改变,病原菌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并且存在地区间差异,故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研究。
  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核心期刊”中1990年至2013年12月发表的文献,及检索PubMed(1990年至2013年12月)中的文献;选择报告了我国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无对照观察性研究,摘录有关信息。
  结果:最终71篇文献符合要求,共含30346菌株,其中阳性菌23118株,阴性菌6955株,真菌273株。考虑从整体而言,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上无明显变化。
  病菌耐药性逐年升高,环丙沙星耐药一直较低,目前仅30%,万古霉素大都敏感,基本不耐药。
  结论:从我国新生儿室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中可知,我国细菌耐药严重,需加强细菌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第二部分:中国可疑血流感染新生儿行血培养阳性率的meta分析
  目的:对我国目前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一次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了解我国可疑血流感染新生儿行血培养阳性率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核心期刊”中1990年至2014年3月发表的文献,及检索PubMed(1990年至2014年3月)中的文献。
  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进行异质性及敏感性检验后剩余7篇文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最后得中国新生儿可疑血流感染行血培养阳性率为12%。
  结论:我国可疑血流感染行血培养阳性率不高,需进一步规范血培养标本采集、送检等流程。
  第三部分: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建立本单位感染性疾病的细菌谱及药敏谱,对指导临床用药,延缓细菌耐药有重要作用。故本研究对本院新生儿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对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06例确诊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1、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14281例次,共诊断新生儿脓毒血症及新生儿败血症共207例次,血培养阳性可确诊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06例,培养阳性率为51.2%;确诊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占住院病人百分比为0.74%;其中男57例,女49例;出生体重(3025/900-4600)g,均值(2995±596)g;胎龄(39/27.14-42.14)w,均值(38.5±2.57)w;早产(<37w)22例,占20.75%,足月(≥37w)86例,占79.25%;剖宫产26例,占24.5%,顺产80例,占75.5%。
  2、6年来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占83.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7%,其余葡萄球菌归属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合计占57.5%,粪肠球菌占3.8%,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占0.9%,无乳链球菌占16%;革兰阴性菌占16.1%,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4.2%,肺炎克雷伯菌占1.9%。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7.5%,无乳链球菌16%,大肠埃希菌14.2%。
  3、按胎龄分,<37w主要致病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1%(含表皮葡萄球菌13.7%,溶血葡萄球菌18.2%,人葡萄球菌人亚种9.1%),大肠埃希菌22.7%,粪肠球菌13.7%;≥37w主要致病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1.9%(含表皮葡萄球菌25%,溶血葡萄球菌26.2%,人葡萄球菌人亚种7.1%,腐生葡萄球菌1.2%,沃氏葡萄球菌1.2%,产色葡萄球菌1.2%),无乳链球菌17.8%,大肠埃希菌12%;不同胎龄致病菌均以凝固酶阴性球菌及大肠埃希菌菌为主,早产儿粪肠球菌占13.7%,较足月儿1.2%增多,另外,足月儿新生儿败血症中无乳链球菌占17.8%较早产儿9.1%稍多。
  4、早发组易感因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48%,早产40%,胎膜早破28%,羊水污染20%,出生窒息8%,皮肤粘膜感染共8%;晚发组易感因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67.9%,皮肤感染37.1%(含皮肤脓疱疮17.3%,脐炎19.8%),羊水污染23.5%,早产14.8%,胎膜早破12.3%,出生窒息1.2%;两组易感因素中,早产因素在早发组中的比例显著高于晚发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7.367,P=0.007),皮肤粘膜感染晚发组37.1%高于早发组8%,两者比较其P值接近0.05。早发组临床表现有气促(40%)、黄疸(24%)、发热(20%)、心率快(20%),反应差(12%),拒奶(8%);晚发组临床主要体征有发热(54.3%),心率快(46.9%),气促(45.7%),黄疸(35.8%),抽搐(11.1%),拒奶9.9%;两组临床表现基本一致,但晚发组发热较早发组多(x2=9.053,P=0.003),心率增快也较早发组显著(x2=5.739,P=0.0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早发组致病.菌分布依次为无乳链球菌4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含表皮葡萄球菌8%,溶血葡萄球菌8%),大肠埃希菌12%,金黄色葡萄球菌12%,粪肠球菌8%,肺炎克雷伯菌8%;晚发组致病菌分布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0.3%(含表皮葡萄球菌27.2%,溶血葡萄球菌29.6%,人葡萄球菌人亚种9.9%,腐生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产色葡萄球菌各占1.2%),大肠埃希菌14.8%,无乳链球菌8.6%,金黄色葡萄球菌3.7%;即早发败血症致病菌前3位依次为为无乳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晚发败血症致病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近3年对克林霉素耐药明显达86.7%,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无耐药。
  结论:我院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其中无乳链球菌及大肠埃希菌败血症近年有明显增多趋势;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达60%,宜选用含酶抗生素或亚胺培南等治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CNS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比例高,对青霉素耐药严重,达90%左右,考虑此类细菌感染不宜选用青霉素,宜选用含酶制剂或感染严重直接选用万古霉素治疗;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无耐药现象,对克林霉素耐药明显,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治疗,不宜选用克林霉素。
  第四部分: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临床分析及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此前对我院新生儿血流感染临床研究发现,近年来我院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明显增加,且高于国内相关文献报导水平,故有必要探讨我院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治疗。目前国内尚无关于人感染无乳链球菌细菌分型的报导,故进行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方法及分型的研究。
  方法:对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5例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和细菌耐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院内梅尼埃细菌鉴定卡GP卡中保存的26株菌进行培养,纯化,提取细菌基因组DNA,使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的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检测。
  结果:2012-2014年共诊断新生儿败血症53例,无乳链球菌感染15例,占28.3%;主要集中在2012年,当年确诊新生儿败血症为25例,无乳链球菌感染11例,占44%;15例感染中早发败血症9例占60%,晚发败血症6例,占40%;临床表现发热6例,黄疸5例,肺炎4例(早发感染占3例,占75%),颅内感染5例(晚发感染占4例,占80%);所有血培养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利萘唑胺敏感性100%,莫西沙星88.9%,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86.7%,克林霉素13.3%,四环素6.7%。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基因分型Ⅰa2例(14.3%),Ⅰb4例(28.6%)Ⅲ8例(57.1%)。泌尿外科尿道感染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Ⅰa3例(30%),Ⅰb3例(30%),Ⅲ4例(40%)。
  结论:我院无乳链球菌败血症近年有增多趋势,2012年尤其明显,早发感染临床表现以呼吸道表现为主,晚发感染常合并颅内感染,需注意完善脑脊液检查。细菌分型以Ⅰa,Ⅰb及Ⅲ型为主,治疗上首选青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性高,不宜临床选用。目前国内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有增多趋势,各级医院新生儿科医生临床工作中可使用梅里埃细菌鉴定卡确诊的无乳链球菌菌株进行无乳链球菌的基因分型检测,检测时注意使用富营养的培养液如脑心浸液培养液等进行细菌培养,使用37℃摇床过夜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菌液进行细菌基因组DNA提取,使用本研究所用引物进行PCR及测序分型,可满足几乎全部无乳链球菌的分型,仅极少数不能分型者,可增加基于16S rRNA基因的另一引物对DSF2-DSR1以确诊菌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