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身体指数计算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碘对比剂用量的临床研究
【6h】

基于身体指数计算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碘对比剂用量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各身体指数与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的相关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TBW、LBW和BSA计算主动脉及肝脏MDCT增强碘对比剂量的比较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探讨基于LBW计算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的最佳碘剂量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碘对比剂诱导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缩写词简表

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各身体指数与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上腹部CT增强扫描时,身高(HT)、全体重(TBW)、体重指数(BMI)、去脂肪体重(LBW)、体表面积(BSA)和血容量(BV)与主动脉和肝脏强化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1.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
  2.MDCT扫描方案
  检查设备为GE Light-Speed64排CT,扫描参数如下:探测器准直,64×0.625mm;螺距,0.981;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s;球管旋转时间,0.5s/圈;矩阵515×512;图像重建层厚,5mm;重建间隔,5mm; FOV,30-50cm。对比剂采用浓度为370mgI/mL碘帕醇。
  3.图像定量评价:
  由2位经过训练的5年以上腹部CT诊断经验的放射医师分别测量腹主动脉、肝实质的平扫和增强的CT值,结果取平均值。
  结果:
  1.患者临床资料:
  男性患者HT、TBW、LBW、BSA和BV明显高于女性患者(所有P<0.05)。男性患者BFP低于女性(P<0.05);男女性患者年龄、BMI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836,0.077)。
  2.主动脉、肝实质强化值(ΔHU)
  主动脉和肝脏的平均ΔHU为277.7HU和61.1HU,男性患者主动脉、肝脏的平均ΔHU均低于女性。在亚组的比较中,TBW<60kg患者的主动脉和肝脏ΔHU值高于≥60kg的患者,BMI<25的患者主动脉和肝脏ΔHU值高于BMI>25的患者。15例患者肝脏ΔHU低于50HU,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3.各身体指数与主动脉、肝脏的ΔHU/gI相关性:
  HT、TBW、BMI、LBW、BSA和BV与主动脉ΔHU/gI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是-0.417、-0.511、-0.272、-0.559、-0.552和-0.550, HT、TBW、BMI、LBW、BSA和BV与肝脏ΔHU/gI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是-0.347、-0.679、-0.505、-0.625、-0.68和-0.576。
  结论:
  1.广东地区成年患者给予固定碘对比剂量时,主动脉、肝脏强化值随TBW增加而减低。男性、TBW≥60kg、 BMI≥25患者主动脉和肝脏平均ΔHU值分别低于女性、TBW<60kg、BMI<25的患者。
  2.给予固定碘对比剂量时,广东地区患者肝动脉期主动脉ΔHU/gI值与LBW的负相关性最明显,门静脉期肝脏ΔHU/gI值与BSA的负相关性最明显。
  3.主动脉、肝脏CT增强扫描时,可采用LBW或BSA作为个性化调整碘对比剂量的身体指数。
  第二部分:基于TBW、LBW和BSA计算主动脉及肝脏CT增强碘对比剂用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
  1.探讨TBW、LBW和BSA中,哪一个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扫描最佳的碘对比剂用量计算参数。
  2.探讨以TBW、LBW和BSA为指数,广东地区患者肝脏增强50HU所需要的平均碘剂量。
  方法:
  1.患者分组及对比剂注射方案
  2.CT扫描技术
  所有患者都进行了上腹部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检查设备和扫描参数、CT平扫和增强扫描方案均同第一部分。
  3.定量分析
  测量主动脉、肝脏在平扫和增强图像上的CT值并计算增强值(ΔHU),测量和计算方法同第一部分。主动脉、肝脏ΔHU值的标准差、范围和95%的可信区间来评价三组强化值的变异程度。
  结果:
  1.临床资料分析:
  三组患者年龄、性别、HT、TBW、BMI、BFP、LBW、BSA、BV、对比剂注射容积没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
  2.主动脉、肝脏的平均ΔHU值:
  TBW组、LBW组和BSA组肝动脉期主动脉的平均ΔHU分别是283.6HU、280.1HU和284.1HU,门静脉期肝脏的平均ΔHU分别是65.8HU、63.7HU和66.3HU(所有P>0.05)。LBW组肝动脉期主动脉、门静脉期肝脏平均强化值的标准差、强化值的范围和95%CI均小于TBW组和BSA组。
  3.主动脉、肝脏ΔHU/gI值与TBW、LBW和BSA的相关性
  三组肝动脉期主动脉ΔHU/gI与TBW, LBW和BSA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是-0.712,-0.711和-0.763,与BSA负相关程度最明显。
  4.肝脏aMHE与BW、LBW和BSA的相关性
  肝脏的aMHE与TBW轻度正相关(r=0.230),有统计学差异(P=0.047),与LBW(r=0.158)和BSA(r=-0.154)较一致,没有统计学差异。
  5.肝脏强化50HU的碘剂量
  根据公式I(g)=BI×(ΔHU/aMHE)公式,基于TBW、LBW和BSA的aMHE计算出肝脏强化50HU所需要的碘剂量分别是0.456gI/TBW(kg)、0.611 gI/LBW(kg)和16.6 gI/BSA(m2)。
  6.BFP和碘剂量对主动脉、肝脏ΔHU值的影响
  三组BFP>23%患者主动脉、肝脏ΔHU值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LBW组碘对比剂使用量低于TBW组和BSA组(P=0.032),而且LBW组主动脉、肝脏ΔHU值的变异范围最小。
  结论:
  1.广东成年患者基于TBW、LBW和BSA的aMHE计算的肝脏强化50HU所需要的碘剂量分别是0.456gI/TBW(kg)、0.611 gI/LBW(kg)和16.6 gI/BSA(m2)。
  2.肝脏aMHE随着TBW的变化而变化,而不随LBW、BSA变化而变化,说明与TBW相比,根据LBW、BSA计算碘剂量可获得更一致的强化值。
  3.与TBW和BSA相比,以LBW计算碘剂量患者与患者之间主动脉和肝脏强化值差异更小,是三者中计算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碘剂量的最佳身体指数。
  第三部分:探讨基于LBW计算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的最佳碘剂量
  目的:
  1.探讨以LBW为身体指数时,不同碘剂量方案对肝脏增强和转移瘤检测的图像质量。
  2.确定以LBW为身体指数时,满足广东地区成年患者主动脉和肝脏CT增强符合诊断要求的碘对比剂用量。
  方法:
  1.临床资料
  2.CT扫描及对比剂注射协议
  200例随机分成四组, A组给予碘剂量600mgI/TBW(kg),B、C和D组分别给予碘剂量600,720,780mgI/LBW(kg)。每组50例。检查设备和扫描方法同第一部分。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图像用于本组研究的影像学评价。
  3.定量分析
  由两位经过培训的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放射医师,在不清楚对比剂协议的情况下独立测量主动脉、肝实质的CT值。
  4.图像质量评价
  由两位分别有8年和10年腹部CT诊断经验的放射医师,在不清楚患者临床诊断及碘对比剂用量的情况下,采用5分的评分法对门静脉期肝脏增强图像质量及转移瘤可视化进行评价。
  结果:
  1.临床资料比较:四组患者年龄、性别比、HT、TBW、BMI、BFP、LBW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D组碘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分别是94.4mL、76.2mL、88mL、93.8mL
  2.主动脉、肝实质平均ΔHU值(HU): A-D组动脉期主动脉平均ΔHU值分别是277.8HU、238.7HU、261.2HU和275.6HU(P<0.001),门静脉期肝实质ΔHU值分别是65.9HU、49HU、60.2HU和63.9HU(P<0.001),B组主动脉和肝脏平均ΔHU值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C组强化值低于A组和D组(P<0.05),而A组和D组肝实质ΔHU无统计学差异(P>0.05)。A-D组肝实质强化程度≥50HU以上的例数分别是47(94%),25(50%),46(92%),50(100%)。
  3.肝转移瘤定量分析结果:A-D组病例中,分别有转移瘤患者10、11、9和10例,分别发现转移瘤38、39、41和28个。B组和C组肝转移瘤ΔHU低于A组和D组(P<0.05)。A-D组TLC值分别是50.1HU、34.6HU、42.4HU和50HU。A组和D组TLC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TLC值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4.A-D组肝脏增强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6、3.5、4.4和4.6分,肝转移瘤可视化评分分别是4.4、3.5、4.2和4.5分。B组评分低于其他三组(P<0.05),A、C和D组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采用780mgI/LBW(kg)的碘剂量,门静脉期肝脏强化图像质量和肝转移瘤可视化评分最高。TLC值>40HU可作为评判肝转移瘤增强图像质量的参数之一。
  2.以LBW作为计算碘剂量的指数时,获得广东地区所有成年患者足够的主动脉增强值和肝实质≥50HU增强值的碘剂量是780mgI/LBW(kg)。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