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膝关节位置重现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本体感觉的研究
【6h】

膝关节位置重现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本体感觉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康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1.2 本体感觉的改善是ACLR后康复疗效关注的重点

1.3 可视化数字软件

1.4 膝关节位置重现在ACLR患者本体感觉中的应用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材料方法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意识的提高,运动损伤导致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且常发生于中青年。ACL重建(ACL reconstruction,ACLR)是ACL断裂的现行标准治疗手段。ACLR后ACL功能的恢复,不仅依赖于解剖结构的恢复,其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同样重要。膝关节位置重现作为本体感觉训练和测试的方法之一,已成功运用于膝关节本体感觉的测试,但运用此方法进行本体感觉训练的研究并不多。
  目的:本研究借助可视化数字软件及互联网通讯,应用膝关节位置重现训练强化患者本体感觉,观察其对ACLR后患者的影响,求证膝关节位置重现在治疗ACLR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其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康复教育、物理治疗、自我训练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可视化数字软件下膝关节位置重现训练。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5周膝关节位置重现(评估15°、30°、45°)的差异值、下肢周径萎缩指数、Berg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Barthel指数(Barthel lndex,BI)、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等临床指标。采用20.0版SPSS软件行统计分析,评估疗效,P值<0.05具统计学意义。
  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61例,其中实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
  1.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
  1.1、与术前相比,术后5周两组患者患侧膝关节位置重现差异与术前测量值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且实验组差异值较对照组小,两组健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术后5周两组相比,实验组患侧膝关节位置重现差异值在30°、45°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侧15°以及健侧所有目标角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下肢周径萎缩指数
  2.1、与术前相比,术后5周两组患者髌上10cm周径萎缩指数(P<0.001),髌下10cm周径萎缩指数(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萎缩指数小于对照组。
  2.2、术后5周,实验组和对照组髌上10cm、髌下10cm周径萎缩指数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Lysholm评分、VAS、BBS、BI
  3.1、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周与术后5周的Lysholm评分、VAS、BBS、BI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5周VAS、BI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及BBS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3.2、两组患者相比,术后1周、术后5周Lysholm评分、VAS、BBS、BI的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5周实验组Lysholm评分、BBS、BI的结果较对照组大,VAS的结果较对照组小。
  结论:ACLR后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可视化数字软件下膝关节位置重现训练有利于患者本体感觉的恢复、预防肌肉萎缩以及提高膝关节整体功能,且此方法简便易行,适于居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