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lzheimer病患者血小板微管、微管蛋白与tau蛋白的研究
【6h】

Alzheimer病患者血小板微管、微管蛋白与tau蛋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一览

致谢

附录

图版说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特异性高、创伤小、取材简易的能帮助确诊AD的非神经系统的生物学指标和方法。
  方法:将电镜、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图象分析和高级神经认知功能评估等高级技术结合起来,观察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和正常老年人的血小板微管的形态结构变化,并对β-微管蛋白、tau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果:(1)AD、VD和正常对照组老年人的血小板内的微管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其横切面为中空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外径约25nm,内径约15nm,纵切面为中空而无分支的圆柱状结构,每个血小板可观察到约7—15个横切微管,多位于血小板的外周。AD组血小板内微管较VD组和NC组明显减少,纵切微管和微丝少见。(2)免疫双重标记结果显示,AD组血小板内β-微管蛋白标记的胶体金颗粒和tau蛋白标记的胶体金颗粒较NC组、VD组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其顺序为AD组>NC组>VD组。
  结论:AD患者血小板内微管系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微管解聚、数量减少。同时血小板胞质内游离的β-微管蛋白、tau蛋白增多。AD患者血小板微管系统的变化,与神经组织的病理改变有一致性,观察AD患者血小板微管系统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神经组织的病理改变,并有希望成为帮助诊断AD的一种非神经系统的生物学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