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汉缪篆、科斗文、史书研究
【6h】

两汉缪篆、科斗文、史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缪篆研究

1.1 缪篆一名最早出现的历史认定

1.2 缪篆名实之争评议

1.3 缪篆--汉摹印篆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异名

第二部分 科斗文研究

2.1 科斗文与古文、战国简书

2.2 科斗文原发历史的当代再现及其本质内涵

2.3 科斗体形成原因另说

第三部分 史书研究

3.1 论据材料的界定

3.2 《张家山汉墓竹简》所载史书之名实

3.3 《汉书》、《论衡》中所载史书之名实

结论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展开▼

摘要

两汉是传世典籍中对书体之名有过专门记载的开始,“大篆”、“小篆”、“缪篆”、“隶书”、“鸟虫书”、“草书”、“科斗文”等为人们所熟知的书体之名均最早见诸于此期典籍之中。由于两汉典籍中对这些书体之名由来原因或略而不谈或语焉不详,遂引发后世对其名实关系等问题的争论。同时,又因为中国书法以文字为表现载体的特殊性,书法在六朝之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附庸于“小学”而存在,从而使得有些本指代文字学方面的名物形式经常被后人错误地当成书体之名来对待,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归位也是研究中国早期书法史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历史上争议较大的“缪篆”、“科斗文”两种书体,和常为后人误认为书体之名的“史书”进行专题研究。在评议已往诸学者对这些问题所持观点的基础上,将出土实物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并把它们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放置于时代大环境中重新进行了一番深入细致地考察、论证。
  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缪篆研究”,将“缪篆”放置于“新莽六书”这一系统之中进行研究。通过对“新莽六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六书”之间的相互比较,以及“缪”字在汉时所具有的语言学意义等的分析,认为“缪篆”其实质即为西汉之摹印篆,是西汉摹印篆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异名,“缪篆”之“缪”字表区别,有贬意,当读为“miu”。
  第二部分:“科斗文研究”,首先依据传世典籍中的相关记载,得出“科斗文”是由其线条外观形态而得名。然后,以此与先秦手写体和能够反映手写体原貌的出土实物资料相对比、印证,得出“科斗笔法是先秦手写体主要笔法”这一结论,并进而分析了在上古条件下,这种笔法产生的合理性。
  第三部分:“史书研究”,通过对最新出土“张家山汉墓竹简”所载《史律》内容的分析,得出“史书”在西汉初年,只能是指《史籀篇》,与书体之名无涉。进而又通过对《汉书》与《论衡》两部出自东汉人之手的典籍中有关“善史书”、“能史书”等的记载,论证出“史书”直到东汉末年仍然指的是《史籀篇》,没有发生意义与能指的变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