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IVmac在细胞间的直接播散和重组vMIP对其影响的初步研究
【6h】

SIVmac在细胞间的直接播散和重组vMIP对其影响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HIV/SIV播散的一般机制

1.2.HIV在细胞间直接播散的发现

1.3.HIV在细胞间直接播散的分子机制

1.4.vMIP-Ⅱ的生物来源及对病毒进入细胞的影响

1.5.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材料

2.2.实验仪器、设备

2.3.药品及主要试剂

2.4.主要试剂的配制

第三章 实验方法及步骤

3.1.CEMx174细胞的复苏及培养

3.2.SIVmac与CEMx174细胞的共培养

3.3.病毒在细胞间直接传播观察模型的建立

3.4.rvMIP对病毒在细胞问直接传播影响试验

第四章 结果

4.1.SIVmae与CEMx174细胞共培养病毒滴度检测结果

4.2.CEMx174细胞表面CCR5的诱导表达

4.3.病毒通过细胞连接进行直接传播观察模型的建立

4.4.rvMIP对SIVmac在细胞间直接传播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

5.1.SIVmac通过细胞间连接进行直接传播

5.2.rvMIP对SIVmac在细胞间直接传播的影响

5.3.SIVmac在细胞问直接传播模型的评价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缩略语简表

附图及说明

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目前艾滋病毒新的感染机制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除了游离的感染性病毒颗粒进入细胞外,HIV还可以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播散并诱导宿主细胞形成感染性突触。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为猴艾滋病的病原体,在许多方面与HIV和人类艾滋病相似,是研究人类艾滋病的极好模型。本课题诣在建立观察SIVmac在细胞间直接传播的模型,探讨SIV在细胞间连接处的直接传播机制,并研究本室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克隆的vMIP-Ⅱ(病毒巨噬细胞炎症蛋白-Ⅱ)对病毒在细胞间直接传播的影响。
  方法:构建包含效应细胞和靶细胞的SIV在细胞间直接传播的观察模型,采用CD4、CCR5、His6的单抗标记细胞表面受体和rvMIP,并用荧光二抗分别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在细胞间直接传播的情况;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计数由病毒诱导的细胞连接的数量,并探讨rvMIP对SIVmac在细胞间直接传播的影响以及靶细胞表面分子的变化。
  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发现SIVmac病毒颗粒存在于效应细胞和靶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可观察到靶细胞表面CD4分子和CCR5分子募集于效应细胞和靶细胞相互连接面。rvMIP减少了对病毒诱导的连接反应形成数量,用rvMIP预处理过的靶细胞在连接反应形成后未观察到CD4分子和CCR5分子的募集。
  结论:SIVmac可以通过细胞间直接传播进行播散,能够使靶细胞的CD4、CCR5分子募集到细胞接触面;用CEMx174细胞可以较好的建立观察SIV在细胞间直接传播的观察模型。rvMIP具有一定抑制病毒诱导的连接反应形成和CD4和CCR5在靶细胞表面募集的作用,因而可能对病毒在细胞间直接播散具有抑制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