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产儿痉挛性脑瘫形态学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6h】

早产儿痉挛性脑瘫形态学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附图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对早产儿痉挛性脑瘫的断层CT影像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以确定早产儿痉挛性脑瘫的危险形态学因素及图像特征。
  材料与方法:分析87例脑瘫患儿(男59例,女28例,年龄从4月至72月,平均年龄23月)的CT影像资料,按形态学相关因素分为5组:X1(脑萎缩);X2(脑室扩大);X3(灰质异常增多异位);X4(白质丢失); X5(脑室周围白质角度);采用SPSS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早产儿痉挛性脑瘫的形态学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灰质异常增多和异位、室周白质角度及白质丢失是肢体痉挛脑瘫的危险因素,其中灰质异常增多和异位(OR=8.874)较白质丢失(OR=1.792)和室周白质角度(OR=4.274)更为重要。而另一方面,脑萎缩和脑室扩大对判断肢体痉挛脑瘫无特异性,年龄因素亦被回归模型排除。
  结论:早产儿脑灰质异常(包括异位、增多等)是痉挛性脑瘫的主要相关因素,此异位于侧脑室上部室管膜旁的灰质对于诊断痉挛性脑瘫具有特异性。有利于临床早期判断和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