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合作——兼论中国的因应对策
【6h】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合作——兼论中国的因应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导论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研究内容与结构

四思想路线与理论方法

第一章全球化的不同层次及其内在联系

第一节全球化的源起动力与发展态势

一何谓全球化

二全球化的起源与动力

三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与思考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与影响

一何谓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涵盖的主要内容

四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与趋势

第三节金融全球化的动因与发展进程

一金融全球化及其表现形式

二金融全球化的动因

三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和特点

第四节全球化三个层次的内在联系

一三个层次的全球化统一在同一个大系统之中

二三个层次的全球化产生于大致相同的原因

三经济全球化在整个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注释

第二章金融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金融全球化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一金融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引上快车道

二金融全球化将继续扩大南北经济关系的不平衡

三金融全球化将给各国经济安全带来新压力

第二节金融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

一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区域政治关系的整合与发展

二金融全球化带来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国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注释

第三章中国“入世”与金融安全

第一节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

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稳步发展成效可观

二充分认识我国金融业的不足

第二节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一加入世贸意味着我国金融业将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和速度

二我国金融业将面临更加激烈而又平等的竞争

三我国金融安全将可能受到一定冲击

四我国人民币汇率将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五我国金融专业人才将会有所流失

第三节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与金融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金融业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产业部门

二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

三金融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注释

第四章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欧洲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合作的启迪

第一节国际合作的含义、特征与趋势

一何谓国际合作

二国际合作的主要特征

三国际合作的类型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国际金融合作的源头: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

三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权利与义务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

第三节区域金融合作的楷模:欧洲货币体系

一欧洲货币体系的由来与演进

二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从国际金融合作中得到的启迪

一国际经济金融制度安排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二参与货币金融合作的国家要搞好政策协调

三拥有起主导作用的国家必须积极参与和领导

注释

第五章东亚金融合作现状、趋势与中国的对策思路

第一节参与国际金融合作是中国融入金融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一国际货币体系在经历新的历史变迁

二东亚金融危机的教训昭示了参与国际金融合作的必要性

三东亚金融整合呼唤中国在区域金融合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当前中国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增强了中国参与区域金融合作的紧迫性

第二节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现状与前景

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东亚金融合作的研究概况

二东亚金融合作的进展与前景

第三节中国参与区域金融合作的对策思路

一以改革促发展,独善其身强化自我

二吸取日元教训,力促人民币亚洲化

三参与机制建设,夯实区域合作基础

四化疑虑增互信,高瞻远瞩,创造共赢

注释

结论

一本文已探讨并阐明的问题

二本文的不足及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金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全球化所衍生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政治关系既带来正面影响也带来负面影响。由于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金融业不够先进和发达,在金融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压力明显凸现和增大。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和加强金融安全,参与和加强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是重要选择之一。 根据上述思路,本文从全球化的三个层次及其内在联系切入研究,在分析金融全球化对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影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困境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国际金融合作的现状和东亚金融合作的前景,最后就中国如何积极主动地参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性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