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走私·缉私·中外贸易——以1930-1949年的华南地区为中心
【6h】

走私·缉私·中外贸易——以1930-1949年的华南地区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导言

一缘起

二学术史

三创新与不足

上篇 中外贸易背景下的华南走私-第一章抗战前华南的走私问题

第一节晚清至民初华南地区的走私

第二节三十年代华南走私问题

第三节三十年代走私与中外贸易的关系

上篇 中外贸易背景下的华南走私-第二章抗日战争时期的华南走私

第一节战时中日贸易中的走私战

第二节战时华南地区走私猖獗的原因

第三节战时华南走私的新特点

一走私主体及组织

二走私物品的阶段变化

三走私路线及方法

四走私的规模

五走私的影响

上篇 中外贸易背景下的华南走私-第三章抗战结束后至解放前华南走私状况

第一节华南地区走私愈演愈烈的原因

第二节战后华南走私概况

下篇 中外贸易中的华南缉私体系-第一章1930~1937年华南缉私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晚清的协定缉私

第二节国民政府在华南地区的缉私体系

第三节缉私成效

下篇 中外贸易中的华南缉私体系-第二章抗日战争时期的华南缉私体系

第一节国民政府在华南地区的缉私机构

第二节缉私法规及条例

第三节缉私的实效

下篇 中外贸易中的华南缉私体系-第三章抗战结束后至解放前华南的缉私体系

第一节华南缉私机构的恢复与重建

第二节缉私法令

第三节缉私实效

下篇 中外贸易中的华南缉私体系-第四章中外走私贸易战中的缉私政策

第一节战前国民政府在华南的缉私政策

第二节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华南的缉私政策

第三节战后国民政府在华南的缉私政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华南地区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地区,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走私也成为华南地区尤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1930年至1949年,华南地区的走私活动更为突出。为了遏止日益猖獗的走私活动,维护正常的贸易秩序,当时的国民政府与华南地方政府都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和完善缉私体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以及错综复杂的中外贸易关系中,官方的缉私活动举步维艰,在缉私的背后,事实上展现的是各国,各方力量利益的角逐。这一时期由于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无论是走私活动还是缉私立法都与中外贸易关系密切,走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外贸易之战的主阵地,而国民政府缉私工作的松弛与加强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影响中外贸易兴衰的重要因素。走私、缉私与对外贸易的互动,成为观察当时中外贸易关系、中外关系史的另一视角。 本文的前言部分回顾了中外学术界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学术价值。正文则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探讨这一时期华南地区走私活动与中外贸易的互动关系。以抗日战争为分界线,分为三个不同阶段。战前华南地区的走私在英、日走私贸易中拉开帷幕,战时又有气势汹汹的日货走私肆虐其中,战后又在“无货不美”的美货走私倾销中结束。本文用三章分别对各个阶段的走私与中外贸易的特点展开论述。第一章从分析战前华南地区中外贸易的特点入手,揭示了中外贸易关系与走私的内在关系。第二章则着重分析走私在战时国民政府与日本的贸易之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走私在这一阶段成为中日双方贸易战的武器并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走私的新特点。第三章则论述战后中外贸易的发展变化并与走私活动的演变联系起来研究,并揭示战后华南地区走私愈演愈烈的原因及表现等。 本文下篇主要探讨在中外贸易及走私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及华南地方政府缉私立法的各种措施与手段。第一章主要介绍晚清至战前国民政府的缉私立法体系,该阶段是国民政府缉私立法工作的创建阶段,各项措施均不甚完善。第二章主要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和日本对待缉私的态度及国民政府的缉私立法体系,与战前相比,国民政府加大了缉私立法工作,各种缉私机构层出不穷,各项缉私法令也纷纷出台,但由于战争的破坏,缉私工作无法正常展开,缉私效能有限。第三章则主要介绍抗日战争结束后至建国前,国民政府缉私体制的恢复与崩溃。第四章则总结了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在华南地区缉私政策的演变阶段。 最后,本文总结了走私的危害与国民政府缉私的经验教训,并认为应从多方面加强对缉私的管理工作,从而完善、健全缉私工作,促进中外贸易的良性健康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