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析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
【6h】

浅析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思路

1.3研究方法

1.4文献综述

2失信惩戒制度的现状

2.1历史沿革

2.2失信惩戒制度的主要内容

2.3失信惩戒制度本身制度缺陷

3失信惩戒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3.1失信惩戒制度的衔接问题

3.2失信惩戒制度的实施效果

3.3失信惩戒制度涉及的权利问题

4失信惩戒制度的完善

4.1建立个人数据系统

4.2推动观念转变

4.3完善制度设计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法律的公正需要靠判决来表达,法律的权威需要通过执行来实现。为解释执行难的问题,作为措施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在2013年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试图通过建立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制度,加大对规避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以法律途径督促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解析这一新兴制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司法制度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意义,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的分析可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失信惩戒制度是建立在信息公开制度基础上的一项执行威慑制度,具有相应的制度完整性和其他制度的配合。它主要用意在提升执行威慑力度,增加司法权威性。其次,失信惩戒制度实施以来,成效与问题并存,究其原因主要是制度配套设计不完善,这一制度涉及到对个人隐私权、名誉权、信用权的处分,理应加强相应的立法考量、公示过程以及保障救济制度设计。最后,对于这一制度人们从司法权威和个人权利保障的立场都寄予了较高的关注和期待,因此,制度改良势在必行。通过制度本身完善,配套法律跟进以及程序理念完善等多方面着手,力图使失信惩戒制度达到惩戒与保护的相应平衡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