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信托业刚性兑付问题研究——基于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的案例分析
【6h】

我国信托业刚性兑付问题研究——基于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的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相关概念与理论

1.4研究方法与框架

1.5创新之处与不足

2 案例介绍

2.1案例背景

2.2诚至金开1号信托计划概况

2.3诚至金开1号参与主体介绍

2.4诚至金开1号事件始末

3 案例分析

3.1诚至金开1号事件的风险分析

3.2刚性兑付下的风险传导分析

3.3刚性兑付的成因分析

3.4刚性兑付——“诚至金开1号”的多方博弈分析

3.5刚性兑付的利弊分析

3.6市场化方式应对兑付危机的可行性分析

3.7结论

4 案例启示与建议

4.1案例启示

4.2相关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信托行业出现一个热点问题即“刚性兑付”,导致信托业存在“高收益低风险”这一违背风险收益平衡原理的怪现象;在大资管时代竞争异常激烈、信托制度红利不断被蚕食的背景下,刚性兑付已然成为信托行业发展的瓶颈。
  本文通过研究“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这一关于刚性兑付问题的经典案例,从信托兑付危机的两个关键环节:事前风险防控与事后处置方式来探讨刚性兑付形成的原因、存在的机理以及产生的影响;以及分析“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案例中的各方利益相关者如何通过博弈而达成“刚性兑付”的共识,从而在整个信托行业层面刚性兑付成为信托公司解决兑付危机的万能药。
  通过分析后发现刚性兑付之所以不能再维持主要是信托行业的资本难以覆盖信托资产规模,风险与兑付压力积聚,同时在资管领域竞争不断加剧情况下,必须打破刚性兑付才能让信托公司轻装上阵,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信托公司与投资者对刚性兑付都有严重依赖,缺乏打破刚性兑付的动力,只有通过监管层采取相关措施为打破刚性兑付提供制度、法律等方面铺垫,从而促使信托公司、投资者以及其他相关者转变思路,从本质上打破刚性兑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