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最前线》节目环境新闻研究
【6h】

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最前线》节目环境新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考核形式的说明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动机及目的

1.2研究问题

1.3文献综述

1.4研究方法

2 《新闻最前线》内容分析

2.1电视环境新闻的常见主题类型

2.2电视环境新闻近三年的发展历程和启示

2.3电视环境新闻的特征和反思

3 《新闻最前线》节目的环境民主功能

3.1推动环境政策和法规的实施

3.2传递环境信息,引导生态观念,开展环境教育

3.3为公众提供环境权诉求的平台

3.4 监督污染排放,改变产业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

4 电视环境报道:迈向环境正义

4.1深入农村“接地气”,弥补城乡不公平

4.2贴近欠发达地区,弥补区域不公平

4.3扩大底层群众参与,弥补阶层不公平

5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展开▼

摘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逐渐出现,环境危机频发,增长接近极限。电视因其声画并茂、快速直观的特性成为环境报道的利器。本文以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新闻最前线》栏目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环境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同时,不局限于电视业务探讨,而将之提升到政府环境治理反思的层面,并落脚于社会的环境正义诉求。
  本研究所指的环境新闻报道,不仅包括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动态报道,也包括对环境危机成因和结果的调查性报道和反映人类为消除环境问题而做出努力的各种事实的报道。研究发现,环境新闻报道已成为民生新闻第一大热点:其中环境危机事件新闻报道量最大;环境冲突报道力度最大。三年来,环境新闻的数量逐渐增加,内容涵盖面更趋广泛。这些报道改变了受众的环境认知和态度,通过推动环境政策和法规的实施;传递环境信息,引导生态观念;扩大环境参与,为公众提供环境权诉求的平台;监督污染排放,改变产业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等方式促进了社会的环境民主。同时,电视环境新闻在努力弥补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代际之间的环境不公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