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6h】

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 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手术方法

3 随访

4 观察指标

结果

1 围手术期情况

2 手术效果分析

3 对绝经综合征的影响

4 性生活的情况分析

5 对周围器官的影响

讨论

第二部分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标本制作及处理

3 方法

结果

1.Ki-67、ER、PR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的高倍镜图

2. Ki-67、ER、PR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子宫腺肌病的病因研究进展

创新之处及不足

研究生就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子宫楔形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及优势。
  方法:
  1.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147例无生育要求,无生殖道恶性病变,未绝经,在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子宫全切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楔形切除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2.交代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定期门诊复查,复查指标包括妇科B超、CA125;定期电话随访,内容包括痛经程度、月经量、性生活质量、绝经综合征症状、尿失禁等情况。
  3.用SPSS.22软件对术前、术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统计采用多个样本非参数检验,其他数据均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1.围手术期情况
  开腹的子宫楔形切除术与腹腔镜(占20%)联合开腹手术的子宫全切术、子宫次全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最短,与子宫全切除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量、住院时间、输血量无差异。
  2.手术效果分析
  子宫腺肌病造成了65.9%的患者痛经,其中中重度痛经达79.3%。三个手术治疗组术后3、6、12个月的疼痛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1,子宫楔形切除术后3、6、12个月痛经评分比较无显著学差异。术后3、6、12个月有效缓解率(94.3%、94.3%、92.4%)高。子宫楔形切除术:术后1、3、6、12个月子宫体积大小较术前显著缩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3、6、12个月子宫体积大小比较虽无显著差异。术后1个月CA125较术前明显下降,降至正常,P﹤0.001。
  55.7%的患者因月经过多导致贫血,其中中重度贫血达57.3%。三个手术治疗组术后3、6、12个月月经量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子宫楔形切除术的月经量减少有效率达98.2%。子宫楔形切除术术后复潮率(83%)较子宫次全切除术(10%)显著增高,P﹤0.01。
  3.对绝经综合征的影响
  子宫全切组、子宫次全切除组术后2年绝经综合征评分、绝经综合征发生率、重度绝经综合征发生率均较子宫楔形切除术升高,P﹤0.05。
  4.性生活的情况分析
  子宫全切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下降,P﹤0.05,子宫楔形切除术及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前术后比较无显著差异。
  5.对排尿的影响
  子宫全切术后3个月的尿失禁评分较术前有显著升高,子宫全切术后3个月尿失禁发生率较子宫楔形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显著升高,P﹤0.001。
  结论:
  1.子宫楔形切除术能有效地治疗子宫腺肌病;
  2.子宫楔形切除术术后绝经综合征发生率低,优于子宫全切术及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性生活及尿失禁的影响小,优于子宫全切术。
  第二部分: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病理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基底层腺体与异位内膜腺体中的Ki-67、ER、PR,探讨ER、PR与异位内膜增殖活性的关系。
  方法:.将术后经HE染色后的病理标本在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形态,筛选出相应组织蜡块(包括AM增殖期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子宫肌瘤增殖期内膜)各30例,分为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正常内膜组。其中每例AM患者需同时取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子宫肌瘤患者月经正常、半年内无服甾体激素药史。每个蜡块用切片机连续切3个3-4μm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M在位基底层内膜、异位内膜及正常基底层内膜腺体Ki-67、ER、PR的表达情况并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腺体Ki-67的表达增强,与在位基底层内膜及正常基底层内膜的腺体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
  2.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腺体ER、PR的呈现高表达,与在位基底层内膜及正常基底层内膜的腺体表达无显著差异。
  3、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及正常内膜组同组Ki-67、ER、PR之间无明显正相关性。
  结论:
  1、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较在位基底层内膜增殖活性增强。
  2、异位内膜的增殖活性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无明显正相关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