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HO细胞分泌外泌体中包裹重组外源蛋白的分析与研究
【6h】

CHO细胞分泌外泌体中包裹重组外源蛋白的分析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CHO细胞

2外泌体

3外泌体——天然载药系统

4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5技术路线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

4讨论

第三章 影响外泌体装载外源蛋白的探讨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

4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外泌体是由各种类型细胞分泌的盘状囊泡,直径通常为30~200nm,可携带脂类、蛋白质、信使RNAs(mRNAs)、microRNAs(miRNAs)、非编码RNAs(ncRNAs)等多种重要的供体细胞来源的生物功能分子,并且这些分子可以通过应激或病理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这种囊泡状小体作为载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其免疫原性低,在血液中的稳定性高,向细胞运输药物的效率高和更强的增强渗透滞留效应(EPR)等,故目前外泌体作为药物的天然内源性载体的研究受到关注,外泌体可以运送核苷酸、蛋白质和化学药物可能会成为治疗人类疾病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但是现在外泌体RNA等小分子的研究较多,而携带大分子蛋白质药物的研究还很缺乏。 本研究中,我们在CHO细胞稳定表达外源重组蛋白的基础上,对CHO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的重组目的蛋白的包载进行了分析,探索以CHO细胞这一成熟的工业用细胞作为外泌体大规模生产细胞的可行性。 首先,我们培养了稳定表达Her2抗体的CHO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细胞的最高密度达到2.08×107cells/mL,在day18时,Her2抗体蛋白表达量达到2.9g/L;收取细胞培养液经ProteinA柱子纯化后收取穿透液,通过超高速离心的方法获取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和纳米粒径分析仪发现,提取到的外泌体呈现双层膜的“杯状”结构,直径约为100nm左右,属于外泌体的粒径范围。同时经Western blot检测CD63、TSG101等外泌体标记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证实提取的囊泡为外泌体;同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外泌体中含有目的蛋白Her2抗体;通过蛋白质谱鉴定了外泌体中的蛋白数,发现Her2抗体含量在外泌体总蛋白中处于很高水平,以富集的形式存在于外泌体中。进一步将抽提的外泌体处理过表达Her2的BT474细胞,结果显示外泌体对BT474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说明表达Her2抗体的CHO细胞的外泌体中含有目的蛋白且蛋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 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不是特异性的,我们选取了另一株稳定高表达分泌性重组TNFR-Fc的CHO细胞,细胞培养后纯化培养上清收取穿透液提取外泌体,对外泌体进行电镜、粒径、形貌分析以及Western blot和蛋白质谱鉴定,证明获得了含有TNFR-Fc的外泌体。外泌体作用于L929细胞,检测结果表明:TNFR-Fc融合蛋白能中和TNF-α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因此上述结果依然成立。 为了探讨影响重组蛋白进入外泌体的因素,构建了三种连有不同分泌效率信号肽的EGFP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进行瞬时表达,收取细胞上清提取外泌体,通过比较外泌体中EGFP与外泌体标记蛋白的比例,发现重组蛋白的分泌效率越高,被装载进外泌体的概率越大。同时,从表达量不同的细胞培养上清中提取外泌体,通过对外泌体中重组外源蛋白与外泌体标记蛋白的比值分析,发现细胞中外源蛋白的产量越高,被包装进外泌体的几率越大。 CHO细胞是目前生产重组蛋白的最主要的表达系统,表达技术和培养技术十分成熟,蛋白表达量可以达到3-5g/L,可以无血清悬浮培养,规模放大简便。无血清培养更避免了外泌体提取中血清的干扰,本研究证明了CHO细胞可以生产包裹有活性重组蛋白的可能性,为使用CHO细胞作为大规模生产载药外泌体的平台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