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与湿地群落构建研究
【6h】

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与湿地群落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湿地

1.1.1湿地的定义

1.2人工湿地及污水净化

1.2.1水污染危害及治理

1.2.2人工湿地的概念与分类

1.2.3人工湿地的发展历史

1.2.4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

1.2.5人工湿地的运行效果

1.2.6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不足及净化效果的影响因素

1.2.7人工湿地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2研究内容

(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效果比较分析

(2)植物生长的观测与比较分析

(3)各湿地植物生物量比较分析

3研究方法

3.1湿地构建及其自然条件

3.2污水灌溉与水样采集方法

3.3水样的测定

3.4植物生物量测定

4结果与分析

4.1单种与多种植物群落湿地的比较

4.1.1植物生长的比较

4.1.2净化效果的比较

4.1.3植物群落生物量的比较

4.2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的比较

4.2.1植物生长的比较

4.2.2净化效果的比较

4.2.3植物生物量的比较

5讨论

5.1单种植物群落和多种植物群落的比较

5.1.1净化效果的比较

5.1.2植物生长和生物量比较

5.2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的比较

5.2.1净化效果的比较

5.2.2植物生长和生物量比较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硕士学位论文授权书

展开▼

摘要

主要研究了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单种植物群落和多种混合植物群落的人工湿地的植物生长、群落结构、根系分布和生物量,以及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如下:1.单种风车草植物群落湿地对N(NH<,4>-N、TN)的去除能力优于多种混合植物群落湿地;而多种混合植物群落湿地对P(SP、TP)的去除能力好于同期的单种风车草植物群落湿地;这两种群落湿地对CODcr的净化效果相差不明显.2.潜流湿地对各种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均高于同期的表面流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差异显著(P<0.05).3.单种风车草植物群落生长末期,地上部分生物量比多种混合植物群落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多1倍强,而多种混合植物群落的地下部分生物量是单种风车草植物群落的地下部分生物量的1.8倍.4.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同种植物生长末期,地上部分生物量相差不大,而所有栽种在潜流湿地里的植物的地下部分生物量都比栽种在表面流湿地里的同种植物的地下部分生物量大.5.须根型植物根系多集中分布在0-5cm的表层,而根茎型植物的根系分布则相对较均匀;须根型植物的细根(d<1mm)生物量约占根系总生物量的80%强,而根茎型植物的细根生物量只占根系总生物量的10%左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