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新时期体育文学创作
【6h】

论我国新时期体育文学创作

代理获取

目录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合格证明

摘 要

第一章研究概述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体育文学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

四、本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新时期

(二)体育文学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个案研究法

(四)访谈法

第二章新时期体育文学创作的演变与中国体育的变迁

第一节新时期我国体育文学的发展流变

一、“冠军文学”打造“红光亮”的世界(78年——84年)

二、“问题文学”开拓文化的空间(85年——89年)

三、“休闲文学”在网络时代轻舞飞扬(90年至今)

第二节新时期体育文学与中国体育的变迁

一、体育体制调整与体育文学的转变

二、体育工作重心转移与体育功能的转变

第三章新时期我国体育文学出现的危机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新时期我国体育文学的危机

一、体育小说、诗歌等“纯体育文学”的衰微

二、创作群体由专业作家向非专业的新生代作家转化

三、文学功能由教化到娱乐的转变

第二节原因透视

一、体育存在的社会文化“语境”的改变

(一)新时期体育文学的中国语境

(二)新时期体育文学的全球化语境

二、传统体育价值观念的消解及人们体育态度的改变

(一)体育中民族主义情绪明显减弱

(二)新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变

(三)新时期的体育改革与体育的发展

(四)网络传播与体育观念的变化

三、文学思潮的影响

(一)现实主义的复兴

(二)现代主义的崛起

(三)走向众生喧哗的时代

第四章未来的呼唤

一、走向泛化:体育文学的未来

二、雅俗互渗:体育文学的发展的动力和趋势

三、电子媒体与传统文本共存共荣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为了丰富和发展体育文学理论研究,为我国体育文学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研究新时期我国体育文学的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研究主题入手,详细阐述了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研究概况,为下文的论述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别以各阶段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切入点,对其在文体、创作群体、文学功能、题材、艺术手法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进行探讨,分析了新时期体育文学的纵向发展历程,以及体育文学的变化与中国体育发展之间的联系.第三部分,本文作者对新时期我国体育文学出现的危机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接下来的部分对我国体育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的结论着眼于寻求未来体育文学创作实践的新思路.指出体育文学危机的阴影也不会很快逝去,但是体育文学还是将顽强地生长与发展,既要直面体育文学的泛化、多样化,又要注意到体育文学内部的深刻变异出现的新的文学格局和生态环境,重新调整自我,在解构那些不适应于新事物发展的东西的同时,吸收中外思想理论资源,提出新的、富有原创精神的体育文学命题,对体育文学现状和社会现实做出积极而有力的回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