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古城煤矿安昌-中华地堑导水性研究
【6h】

古城煤矿安昌-中华地堑导水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 章 前 言

第2 章 研究区概况

第3 章 矿区地下水化学分析

第4 章 矿区地下水同位素分析

第5 章 地震地质资料解释

第6 章 安昌—中华地堑富水性规律研究

第7 章 安昌—中华地堑的导水性研究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矿井水害是井巷施工、煤矿开采的重大威胁,断层导致的煤矿突水在矿井水害中所占的比例更大,因此查明断层的导水性对矿井水害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中的安昌—中华地堑,东西向穿越古城煤矿,由于该地堑的富水、导水性质不明,对井巷施工、煤矿开采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研究该地堑的富水、导水性对矿井防治水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为切入点,通过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和收集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各含水层的岩性组合特征、水化学特征、裂隙发育和充填规律,通过水化学分析和同位素方法,分析了各含水层地下水的离子含量、D—O关系,得到了各含水层地下水的化学类型和补给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各含水层以水平径流为主,垂向上基本无水力联系;除奥灰水局部发育外,各含水层组富水性均较弱;地下水年龄均较大,为40a前的“古水”,水体交替条件差,形成了滞留区;有相同的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地堑横向、纵向上不导水。
   高分辨率地震探测对地堑空间展布的解释,为地堑纵向上奥陶系含水层组导水性的验证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地堑的导水性转化为各含水层的导水性,研究思路清晰、切入点准确,以水化学和同位素方法为研究主线,结合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和收集资料,分析论证了地堑的导水性,为井巷施工、煤矿开采提供了详实的水文地质资料。本次研究的理论成果及技术方法体系,可以广泛应用于煤田断层构造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为煤矿的安全开采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