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桃峪勘探区煤层赋存及煤质变化规律研究
【6h】

核桃峪勘探区煤层赋存及煤质变化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第2章研究区地质概况

第3章主采煤层赋存规律及影响煤层厚度的因素分析

第4章研究区主采煤层煤质特征

第5章研究区主采煤层煤质变化规律

第6章研究区煤质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7章煤质工业程度及工业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核桃峪勘探区2#、5#和8#三个主要可采煤层的煤层厚度、埋深、稳定性等赋存特征;从宏观煤质特征的角度,系统考察了研究区主要可采煤层煤的工业分析、元素组成、工艺性能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并运用回归分析对各煤质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量化研究,以期解释研究区主采煤层及煤质方面许多未知问题,为确定不同煤层的煤炭开采、加工手段和方向提供一定依据,以利于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主采煤层厚度变化特征为8#煤最厚,范围最大,5#煤、2#煤依次变薄,范围也变小。从总体分布上看,含煤性南北方向上凹陷区好,隆起区差,东西方向上东部比西部好。8#煤层在罗家堡背斜隆起区和研究区西南角隆起区缺失,背斜的两翼凹陷区煤层沉积稳定,厚度较大;5#煤层大于0.8m的煤主要分布在4 勘探线以东,4 勘探线以西的南部成煤凹陷也局部分布,其他区域由于河流冲刷或没有沉积而缺失。2#煤层罗家堡背斜轴部及勘查区西部大部分地区煤层缺失,厚度大于0.8m的煤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6 勘查线及加3 至5 勘查线间。主采煤层煤质变化特征:三个主采煤层的挥发分、固定碳指标大致相同,同属中高挥发分、低固定碳煤;2#煤的灰分和硫分高于5#和8#煤,属中灰、中硫煤,5#和8#煤属低灰、低硫煤;各煤层的发热量值比较接近,同属高热值煤,均有跨级和分带现象。主采煤层煤的发热量与水分、挥发分之间相关性不大,与灰分之间呈反变的线性相关,发热量随灰分的增加而降低;发热量随碳含量的增加而增高,存在正比关系,与氢含量线性无关;主采煤层碳含量与挥发分负相关,碳含量随挥发分的增高而降低;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与灰分正相关,随灰分的增高而增大,但真相对密度与灰分的相关性大于视相对密度。综合分析,核桃峪勘探区主采煤层赋存基本稳定,煤质优良,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开采技术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经济开发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韩艳玲;

  • 作者单位

    河北工程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工程大学;
  • 学科 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金瞰昆;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煤;
  • 关键词

    核桃峪勘探区; 煤层赋存; 煤质; 相关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