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6h】

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1.2.1 数字化矿山

1.2.2 地理信息系统

1.3 国内外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研究及设计

2.1 研究的总体目标

2.2 关键技术和工艺

2.3 研究的具体内容

2.4 系统的主要框架

2.5 设计系统原则

2.6 系统设计环境

2.6.1 SuperMap平台

2.6.2 Visual Studio 2008

2.6.3 C#程序语言

2.7 用户概述与系统功能设计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矿矿井通风的风网实时解算

3.1 风网解算现状及不足

3.2 风网解算的基本模型

3.2.1 节点风压法

3.2.2 回路法

3.3 风网解算算法的研究和改进

3.3.1 基础知识

3.3.2 分支排序

3.3.3 选余树

3.3.4 选回路

3.3.5 计算风量初值

3.3.6 迭代求值

3.3.7 通风系统审核

3.3.8 风网结算的优化

3.4 通风网络图作用

3.5 通风系统图自动生成

3.5.1 自动生成网络图

3.5.2 网络图数据结构

3.5.3 通风网络图特征

3.5.4 网络图的优化方案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的主界面

4.2 用户管理

4.3 通风模块

4.4 监测模块

4.5 避灾分析

4.5.1 灾点的选取

4.5.2 巷道信息的维护

4.5.3 遇难点的管理

4.5.4 安全出口的管理

4.5.5 生成逃生路线

4.6 设备管理

4.6.1 设备维护

4.6.2 设备借出

4.6.3 设备查询

4.6.4 设备归还

4.7 资料管理

4.7.1 文件目录的管理

4.7.2 文件的管理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来源,早些年由于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我国的煤矿生产缺乏统一的科学的管理,导致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并且经常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央提出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来,煤矿的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已经成为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数字矿山的实现成为了煤矿管理的必然趋势。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煤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矿山矿产资源的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体系化的管理,从而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生产的安全性。
  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依据矿山环境信息数据源丰富、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结构复杂的特点,对这些数据选用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已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基于GIS的矿山环境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和较强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GIS的矿山环境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和较强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利用GIS软件进行开发,建立的这个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矿井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通风模块检测模块以及避灾分析和设备管理等。借助这些功能,矿井管理实现了自动化、可视化,矿井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