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安徽间日疟原虫DBPII克隆表达及其鉴定
【6h】

中国安徽间日疟原虫DBPII克隆表达及其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PvDBPII基因的扩增

2. PvDBPII /pET-28a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3. PvDBPII /PET-28a的测序结果

4.重组质粒pET28a(+)-PvDBPII的诱导表达

5. 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

6. Western Blotting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常用试剂配制

附录C个人简历

综述: 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1)克隆中国安徽流行区间日疟原虫达菲血型结合蛋白 II区基因(Plasmodium vivax Duffy Binding Protein region II,PvDBPII);(2)体外原核表达和鉴定重组PvDBPII蛋白。
  方法:(1)根据GenBank收录的间日疟原虫Sa1-1株PvDBPII基因(GI:156081788)序列设计引物,从镜检阳性的间日疟原虫感染血样本中抽提 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从间日疟基因组DNA中扩增DBPII基因。PvDBPII PCR产物与pET-28a载体分别经Nco I和Hind III双酶切后连接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pET28a(+)-PvDBPII重组表达质粒,采用双酶切及测序方法鉴定重组质粒。(2)将重组质粒pET28a(+)-PvDBPII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带有His标签的重组蛋白,采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采用 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表达产物。
  结果:(1)PCR体外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长约1.1 kb。双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目的基因己被正确地连接入重组质粒 pET28a(+)中,其插入片段序列与Sa1-1株PvDBPII基因参考序列相比存在四个非同义突变位点(R319G、D384G、R390H和L424I)。(2)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后,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4 kDa,且能被间日疟患者血浆特异性识别。在37℃,IPTG0.5 mmol/L诱导表达4h可达到最大表达量,表达产物为不可溶包涵体。
  结论:成功克隆了中国安徽流行区间日疟原虫 PvDBPII基因,表达出了重组PvDBPII蛋白,并优化了 PvDBPII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条件,验证了其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基于PvDBPII的红内期间日疟疫苗提供了基础。

著录项

  • 作者

    刘丹;

  • 作者单位

    蚌埠医学院;

  • 授予单位 蚌埠医学院;
  • 学科 病原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夏惠;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382.31;
  • 关键词

    日疟原虫; 重组质粒; 血浆特异性; PvDBPII蛋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