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流感病毒感染猫的致病模型建立及免疫组织化学病原检测
【6h】

马流感病毒感染猫的致病模型建立及免疫组织化学病原检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 用 缩 写 词

目录

1 前言

1.1马流感概况

1.2 马流感病毒的致病及传播机制

1.3 H3N8亚型马流感流行病学

1.4 猫流感研究概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主要内容

2.2 材料

2.3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临床症状

3.2 病理变化

3.3 鼻咽拭子病毒检测和血清检测

3.4 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情况

3.5 病理组织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

3.6 RT-PCR检测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伴侣动物的日益增多,犬猫饲养量的不断增大,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疾病传播风险。2004年美国首次报道犬感染流感病毒,是由赛马将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传播至赛犬,之后在欧美多个国家的宠物犬中流行,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韩国和我国南方地区均发现H3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犬,并且表现出流感病毒的典型症状。不但如此,近年来研究报道表明猫可以感染 H5N1、H9N2、H7N7、H3N2、H1N1等多种亚型流感病毒。并且 H5N1可以在猫群中水平传播,这为流感病毒的传播和复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流感病毒之所以可以跨宿主传播,其重要原因在于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与细胞受体的糖蛋白为糖链的唾液酸的特异性结合。猫的呼吸系统也都具有SAα-2,3 Gal(禽流感病毒)和SAα-2,6 Gal(人流感病毒)受体。同时具备两种受体很有可能成为流感病毒的混合宿主,为流感病毒的重组和传播提供条件。
  美国流行的犬流感病毒与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的HA基因存在若干氨基酸的突变,这些突变表明H3N8亚型流感病毒已经在犬群中逐渐形成具有传播能力的单独分支,可在犬体内有效复制,并水平传播至其他犬。为了确定这种情况是否会在猫群中发生,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猫进行人工滴鼻感染 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A/equine/Heilongjiang/SS1/2013(H3N8)对其复制和致病能力进行研究,并对同居组实验猫进行临床症状和病毒复制能力的检测,研究其在猫群中的水平传播能力。本实验采取滴鼻感染途径,对9-12周龄实验猫进行感染实验,并同时设置同居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检测滴鼻组和同居组实验猫的体温、临床表现。按期采集3组实验猫鼻拭子,对其排毒情况进行监测,按期采集3组实验猫血清样本和组织样本。
  实验结果表明,滴鼻组和同居组实验猫的体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并出现喷嚏、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流感病毒症状。人工感染组猫在感染后的第2~5d均可以从鼻咽拭子中检测到病毒,同居组的试验猫于感染后的5-7d可以从鼻咽拭子中检测到病毒。人工感染组猫在感染后的第2~5d均可以从鼻咽拭子中检测到病毒,同居组的试验猫于感染后的5-7d可以从鼻咽拭子中检测到病毒,同居组实验猫第7d的病毒滴度与人工感染组第5d病毒滴度相似。于攻毒后5d和7d对实验猫进行安乐死,采取各组织器官,结果表明,仅在肺脏、气管和鼻甲中检测到病毒,其他组织器官中均未分离到病毒。对实验猫的肺脏、气管和鼻甲进行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滴鼻组和同居组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等病变,但同居组较轻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发现,流感病毒抗原表达主要出现在气管和肺脏。滴鼻组和同居组的肺脏均呈现阳性反应。
  本实验结果证明,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滴鼻方式感染家猫,并且能够在实验猫之间水平传播。滴鼻组和同居组均表现出临床症状、排毒,并在呼吸道的检测到病毒复制。本实验初步建立了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感染猫的动物模型,为猫流感的研究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为马流感病毒的传播性和致病力提供了依据。对马流感病毒的跨宿主传播有重要意义,对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