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岭南传统名园造园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
【6h】

岭南传统名园造园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1.1研究背景和问题缘起

1.2相关概念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1.4国外园林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现状

1.5中国园林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现状

2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地概况

2.2研究对象及其基本情况

2.3研究数据采集

3结果与分析

3.1岭南传统名园中应用的言语素材汇总

3.2言语素材的题材与应用场所

3.3言语素材的涵义在景观空间中的表达

3.4言语素材的形式对空间效果的影响

3.5旧园与新园的言语素材对比分析

4讨论与结论

4.1讨论

4.2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中国的造园艺术历来与中国的文学艺术相通,一方面文学艺术点缀美化了园林,另一方面园中保存的书法碑帖等储存了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言语素材”的概念来源于电影美学,指电影中被记录的言语音声(影片中的言语),电影言语素材赋予影视剧的视听联觉造型以内在生命力,即诗语意境的表现力。本文定义的言语素材是指环境中具有审美意象和审美价值的文学样式。言语素材能通过“对话”机制,传递思想感情,建立起作品、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联系,使得语言艺术在园林环境中的借用能够达到“对内足以抒己,对外足以感人”的效果,因而也就具备帮助人们把对园林的审美感受进行表达的功能。岭南古典园林中的言语素材十分丰富,但前人对岭南私家园林言语素材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楹联匾额的研究,并对传统名园中的楹联匾额进行罗列介绍,缺乏专门、系统、深入且具体地研究和探讨岭南园林言语素材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论题。
  本文以岭南四大名园为研究范围,通过现场观察体验、实地拍摄和文字记录等方式对言语素材的形式、内容主题及内涵的表达、装饰元素等方面进行信息采集,共收集言语素材300个。总结归纳其外在表现形式的规律以及对空间效果的影响,并针对言语素材的题材内容进行统计,得出题材主题的规律以及题材与场所的关联性。同时,根据园林构成要素,对言语素材的典型景观内容进行陈述;根据岭南四大名园的历史发展,总结归纳出四大名园新园与旧园言语素材的差异性。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
  (1)岭南传统名园言语素材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7种:木板雕刻、室内书法画作、灰塑、石雕、套色玻璃、竹板雕刻、砖刻。岭南传统名园言语素材以木色和黑色的木板雕刻形式为主,构成岭南传统园林言语素材的基调,并以色彩活跃的灰塑进行点缀,以书法及画作强化室内空间的意境。
  (2)岭南传统名园中言语素材的题材包括5类:状景类、抒情类、咏志类、训诫哲理类;宗教仙境类。其中以状景类言语素材最多,其中对于绿树葱茏、繁花似锦的植物景象描述使用频率最高,对景物的描写侧重其生机盎然的状态。抒情类言语素材的数量次之,其中由于自然之趣抒发的愉悦之情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由园林游乐生活引起的情感。
  (3)言语素材使用场所与题材的联系包括:a、交通型构筑物空间以状景类及抒情类言语素材为主,在主题的运用上特点为总体概括园内自然景色或表明园主造园理念,抒情类题材主要表达对自然的怡然之情;b、庭院休憩空间:以状景类素材最多,并表现为因时、因地、因景而作,或描述与眼前之景氛围相同、意象相似的园外之景,以引发联想。抒情类言语素材次之,并主要抒发园林生活的雅趣闲情;c、居住型空间:以描写园内植物景象及建筑的状景类素材比例最大,且注重咏志类素材的应用;d、书房:对于题材的运用也偏重表达好学志趣和隐喻人格追求的咏志类题材。
  (4)岭南传统名园言语素材的特色包括:追求自然真朴、生活世俗化、注重隐逸精神的表达、具有较强的地域色彩、注重形式美。
  (5)言语素材在岭南现代园林中的继承发展策略:a、言语素材自身具有艺术美,可丰富园林景观;b、传达园林立意信息,揭示景观主题与意蕴;c、引导及集中观赏者思维,引起游览者对景物的审美注意;d、通过文学修辞手段,强化景物的感染力;e、引起观赏者想象及联想,塑造心理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