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气力有序高速抛栽装置的试验研究
【6h】

气力有序高速抛栽装置的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外钵育秧抛栽技术研究概况

1.3 国内钵育秧抛栽技术研究概况

1.4气力有序抛栽机

1.5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1.6本章小结

2 气力有序抛秧机试验及改进方案分析

2.1 抛秧机试验

2.2 导苗管积土、积苗现象的改进

2.3 抛栽装置漏秧现象改进

2.4 钵苗盘外盘根现象育秧试验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自动续盘气力有序抛栽试验台的设计

3.1 试验台的设计要求

3.2 试验台的方案组成及原理

3.3 高速摄影系统构成

3.4 控制方案设计

3.5 试验台调试试验

3.6 本章小结

4 气力有序抛栽装置的试验研究

4.1 抛栽装置性能的正交试验

4.2 高速摄影观察钵苗的运动状态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讨论

5.1 课题研究总结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气力有序抛秧技术采用塑料软盘育秧,秧苗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有效避免病害的传播,返青期短、增产效应显著等。采用空压机产生的高速压缩气流作用于塑盘底孔,使秧苗脱离秧盘穴孔因此不存在伤苗、伤根现象,是水稻种植机械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典型的水稻抛栽移植技术进行了简述对比,指出各自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气力有序高速抛秧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比较适宜我国水稻种植作业。在前人的基础上,对2ZQP-5型气力有序高速抛秧机进行了陆地和水田试验。试验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样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比较严重的积土、积苗和漏秧现象,严重影响水稻抛栽效果;该样机需要人工送秧,整机的平均效率有待提高。针对在试验过程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大量的试验,最终提高抛秧机的工作性能。
  本文对工作装置出现的积土、积苗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改进。通过分析发现钵土与导苗管壁存在很大的粘附力,只要克服此粘附力就不会出现积土、积苗现象。通过借鉴Hertz建立的弹性接触模型和土壤粘附理论分析模型,对钵土与导苗管壁的碰撞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出解决方法,对现有的导苗管内部加装弹性挡板,经过试验发现积土现象明显减少,减黏效果显著。
  本文对吹出钵苗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当气流喷嘴角度减小时,吹出秧苗所需要的气流压力也相应的减小;但是气流喷嘴角度不能任意减小,还需要满足当钵苗在穴孔中时不由于机器的振动而自己脱离秧盘,才能满足工作要求。
  本文采用电磁阀代替机械阀并设计了控制电路。有效地解决了机械阀易损坏、耗气量大、维修成本高的问题,设计的电磁阀控制电路,控制效果良好。
  本文设计制作了自动续盘试验台。利用该试验台可以进行抛栽装置各项参数的试验研究,同时也有效的验证抛栽工作装置改进的可行性。
  本文设计了试验台的电路控制部分。针对自动续盘试验台的工作要求,设计了工作装置驱动系统、秧盘自动送进系统的电路控制部分。通过试验调试,控制效果符合设计要求:操作简单、反应灵敏。
  本文对抛栽装置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在总结分析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选取了喷嘴角度、滚筒转速、气流压力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当气流喷嘴角度为15?、滚筒转速为30r/min、气流压力为0.5MPa时,漏秧率和土壤粘附率是最低的,为抛栽装置工作参数的改进提供了研究方向。
  最后,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机对加装弹性挡板后的钵苗运动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钵苗与弹性挡板发生碰撞后,弹性挡板的变形会将钵苗弹力挡板,不会出现土壤粘附现象。另外,当气流喷嘴角度增大时,大部分钵苗会反弹至秧盘上,就会出现漏秧现象,因此气流喷嘴角度不能太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