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术后疼痛大鼠下丘脑组织中差异代谢物的研究
【6h】

术后疼痛大鼠下丘脑组织中差异代谢物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1. 1术后急性疼痛

1. 2代谢组学技术在术后疼痛的应用

1. 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

2. 1 实验动物

2. 2试剂

2. 3实验仪器及耗材

3试验方法

3. 1 大鼠术后急性疼痛模型

3. 2GC-MS方法检测

3. 3 数据统计分析

3. 4 代谢物的鉴定

3. 5 代谢通路分析

4结果

4. 1 行为学观察

4. 2 机械缩足阈值

4. 3色谱图

4. 4统计分析

4. 5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4. 6代谢通路分析

5讨论

5. 1 大鼠术后急性疼痛模型的选择

5. 2 模型的评估

5. 3大鼠的处死及样本的采集

5. 4代谢组学分析方法

5. 5样本的前处理

5.6 GC-MS分析程序

5. 7数据分析

5.8(O)PLS-DA模型质量评价

5. 9代谢物的鉴定及分析

5. 10代谢通路分析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展开▼

摘要

目的:术后疼痛是影响手术后恢复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不及时科学干预,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甚至致命。但因术后疼痛涉及物质众多,机制未明,目前无法客观评估,更无法科学干预。因此,本论文基于大鼠术后疼痛模型,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比较研究大鼠下丘脑组织中差异代谢物,以期找到术后疼痛生物学标志物,并为阐明术后疼痛的机制以及疼痛客观评估和科学干预奠定基础。
  方法:参照Brennan术后疼痛模型,对大鼠左后肢股骨实施骨折手术,建立大鼠骨折疼痛模型。Von Frey电子测痛仪记录大鼠机械缩足阈值。采用GC-MS技术对两组大鼠下丘脑代谢物进行检测,将差异代谢物映射到KEGG数据库,通过MBRole通路分析功能,利用差异代谢物的KEGG ID代谢通路进行富集分析。
  结果:行为指标结果显示:大鼠实施骨折术后活动量明显减少,行走时左后肢不敢负重,进食量明显减少,出现完全提起、舔、咬骨折部位,精神黯然,被毛黯淡无光泽等临床症状。Von Frey电子测痛仪记录结果显示:左后肢机械缩足阈值在术后0.5h、2h、6h、12h、24h分别为3.21±0.14g、4.46±0.11g、4.93±0.13g、6.69±0.14g和10.70±0.14g,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建立了大鼠下丘脑GC-MS检测方法,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100%,约登指数为0.9333,符合率为96.66%。基于大鼠骨折疼痛模型,采用GC-MS技术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从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筛选出1-甲基海因、3-氨基异丙酸、乙酰苯胺、胱氨酸、苯甲酸等16种差异代谢物。
  结论:本文成功建立了大鼠骨折术后疼痛模型,基于模型筛选出16种大鼠术后疼痛差异代谢物。为找到术后疼痛生物学标志物和阐明术后疼痛的机制以及客观评估和科学干预奠定基础,对推进动物疼痛最小化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