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保对象的研究——以广州市Z区救助项目为例
【6h】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保对象的研究——以广州市Z区救助项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3 文献综述

2 理论基础: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2 .1理论由来

2 .2核心观点

2 .3延伸与发展

3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保对象的基本情况

3 .1 城市低保救助的发展概况

3 .2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保对象的实践——以广州Z区为例

4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保对象面临的挑战

4 .1 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能力不能够有效回应低保对象的复杂利益问题

4 .2 社工链接的社区资源匮乏不能有效回应低保对象的多样化需求

4 .3 缺乏明确的介入理念指引社工的专业行动

5 国内外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保对象的经验

5 .1 香港实践经验:专业化导向

5 .2 台湾实践经验:资源凝聚为本

5 .3 美国实践经验:理念引领

6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保对象的策略

6 .1 专业化:多元化培养

6 .2 社会化:主体联动资源

6 .3 制度化:明确指引理念

7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广州市Z区救助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广州市Z区救助项目作为第一个面向低保群体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其开展的过程中适逢《广州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的提出,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保对象有了更大的空间。
  在第一章中通过总结已有研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立足点。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在第三章中首先分析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酝酿、建立以及完善三个阶段,具有从统一救助到分类救助、从基本生活救助到综合救助,从忽视社区作用到重视社区作用的发展特征,但在其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难以自身解决的不足,需要第三方力量的介入。在第三章的后半部分整理归纳了广州市社会工作介入低保救助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特点,发现其经历了从自发性提供服务的阶段到专项服务的阶段,介入方法也从单一的服务提供到涉及低保评估。这样的尝试不仅丰富了社会工作在我国发挥作用的空间,也为社会工作与城市低保救助的融合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总结广州市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保救助的经验,探索社会工作与城市低保救助的如何双管齐下满足低保群体日益变化的需求。
  在第四章中通过整理文献资料、与Z区救助社工的访谈和案例分析,本文归纳出社会工作在介入城市低保救助时会面临的挑战,分别是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能力不能够有效回应低保救助中的复杂利益问题;匮乏的社区资源不能有效回应低保对象的多样化需求;落后的介入理念不能很好的指引专业行动。随后在第五章中列举了香港、台湾、美国三个国内外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在低保救助领域的实践经验。在第六章中对第四章提出的挑战做出策略回应,分别是通过专业化路径提高社会工作的能力水平;通过社会化路径提高社区中资源整合能力;通过制度化路径明确社会工作介入的低保救助领域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