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并联机构2-RPU/SPR动平台的多目标优化与稳健性研究
【6h】

并联机构2-RPU/SPR动平台的多目标优化与稳健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并联机构与串联机构性能对比

1.3 并联机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并联机构的发展历程

1.3.2 并联机构应用领域

1.3.3 并联机构在喷涂方面的应用研究

1.4 并联机构优化设计概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2-RPU/SPR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

2.1 引言

2.2 并联机构2-RPU/SPR的结构描述

2.3 并联机构的自由度分析

2.3.1 运用螺旋理论对机构进行自由度分析

2.3.2 运用修正的Kutzbach-Grübler公式进行自由度分析

2.4 并联机构2-RPU/SPR位置逆解的分析计算

2.4.1 机构位置逆解求解的理论分析

2.4.2 2-RPU/SPR并联机构位置逆解计算

2.4.3 机构位置逆解仿真验证

2.5 对机构的雅可比矩阵进行求解

2.6 并联机构运动副转角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并联机构2-RPU/SPR静力学分析

3.2 2-RPU/SPR并联机构静力学理论分析

3.3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概述

3.4 Workbench静力学分析技术路线

3.5 基于Workbench对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

3.5.1 Workbench软件有限元分析模型

3.5.2 运用Pro/E对机构进行建模

3.5.3 设置单位和材料

3.5.4 模型网格划分

3.5.5 施加约束和载荷

3.5.6 有限元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1 引言

4.2 多目标优化性能指标的确立

4.2.1 工作空间性能指标的确立

4.2.2 运动学灵巧性局部指标的确立

4.2.3 刚度局部性能指标的确立

4.2.4 承载能力局部性能指标的确立

4.2.5 全局性能指标的确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2-RPU/SPR并联机构多目标优化

5.1 引言

5.3 lsight软件多目标优化简要流程

5.4 优化性能指标的建立

5.5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

5.6 lsight多目标优化搭建流程

5.7 Matlab多目标优化程序编写

5.8 lsight多目标优化内部参数设定

5.9 多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5.9.1 多目标优化结果简述

5.9.2 多目标优化可行性报告

5.9.3 多目标优化结果简述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2-RPU/SPR并联机构稳健性分析和优化

6.1 稳健性相关简介

6.2 并联机构2-RPU/SPR稳健性分析

6.2.1 6Sigma稳健性分析流程搭建

6.2.2 6Sigma稳健性分析模型

6.2.3 6Sigma稳健性分析参数设定

6.2.4 6Sigma稳健性分析结果

6.3 6Sigma稳健性优化

6.3.1 6Sigma稳健性优化设置

6.3.2 6Sigma稳健性优化结果

6.4 6Sigma稳健性优化前后对比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人们对汽车表面喷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汽车工业当中对汽车进行喷涂的多数是串联构型的机械臂,与串联机构相比,并联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承重比大、无累积误差、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所以选择一种并联构型机械臂对汽车表面进行高质量喷涂,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运用螺旋理论求解机构运动螺旋系,得到机构的转动和移动特性以及自由度数,将其与Kutzbach-Grübler公式求解的自由数进行比较。求解机构的位置逆解并运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利用位置逆解求解该机构的运动学雅克比矩阵并运用Matlab软件求解其具体的数学模型。对机构的转角进行计算分析。⑵对并联机构2-RPU/SPR静力学进行理论分析,求解得到其静力学数学模型。运用Workbench软件对Pro/E中创建的机构三维模型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找出机构静力学受力满足点和危险点。⑶将并联机构工作空间、运动学灵巧性、刚度、最大承载能力和最小承载能力作为多目标优化性能指标,分析并建立其局部和全局性能指标。⑷运用Isight软件内部封装的多目标优化方法NSGA-Ⅱ对并联机构2-RPU/SPR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对其优化结果进行分析。⑸Isight软件集成Optimization多目标优化模块、Six Sigma质量分析模块和Matlab模块,引入噪声因子,对多目标优化推荐最优解进行6Sigma稳健性分析和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