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线射频识别(RFID)应答芯片的研究和设计实现
【6h】

无线射频识别(RFID)应答芯片的研究和设计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状况

1.3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编解码和调制解调

2.1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

2.2编解码原理及其实现

2.2.1编解码的原理

2.2.2编解码的实现

2.3调制解调原理及其实现

2.3.1调制解调的原理

2.3.2调制解调的实现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1数据的完整性

3.1.1奇偶校验

3.1.2循环冗余校验(CRC)

3.2数据的安全性

3.2.1 ISO/IEC 9798-2

3.2.2 DES算法及其实现

3.3射频识别(RFID)卡的安全保护

3.3.1 RFID芯片的硬件安全设计

3.3.2 RFID芯片的应用程序的安全设计

3.3.3卡片安全机制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RFID系统中的反碰撞问题

4.1阅读器碰撞问题

4.1.1频率范围

4.1.2干扰

4.1.3阅读器之间的频率干扰

4.1.4多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干扰

4.2标签碰撞问题

4.3反碰撞算法

4.3.1动态ALOHA算法

4.3.2二进制搜索算法

5.3.3彩波(COLORWAVE)算法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RFID应答芯片设计的前端实现

5.1总体设计

5.2硬件结构

5.1.1射频部分

5.1.2数字逻辑部分

5.1.3存储部分

5.3测试与仿真

5.2.1射频部分的仿真

5.2.2数字逻辑部分的仿真

5.2.3用Nanosim+VCS进行数模混合仿真

5.4综合与验证

5.3.1综合

5.3.2静态时序分析(STA)

5.3.3形式验证

5.5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RFID技术是一个崭新的技术应用领域,它不仅涵盖了射频技术,还包含了射频技术、密码学、通信原理和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新兴学科。RFID芯片具有数据量大,保密性高,抗干扰能力强,识别时间短,费用较低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RFID技术已经在保险系统、收费站点、射频识别标签和读写装置等领域广泛使用,准备接替目前许多人工完成的工作程序。  本文首先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了RFID系统数据传输的基本理论,重点阐述了RFID系统中编码解码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式,以及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式。  接着,介绍了RFID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问题,数据的完整性主要通过奇偶校验和CRC校验来实现,数据的安全性主要通过三次来回的验证(ISO/IEC9798-2)和DES来保证,还阐述了射频识别(RFID)卡的安全保护策略。  然后,介绍了RFID系统中的反碰撞问题,包括阅读器碰撞和标签碰撞,讨论了几种反碰撞算法,在芯片主要实现了二进制搜索算法。  最后,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应答芯片的整体设计实现作了阐述,设计实现了RFID应答芯片数字逻辑部分的12个模块,混合仿真了射频部分、数字逻辑部分和存储部分共同协作能力,综合和验证了整个RFID应答芯片,完成了整个芯片的前端设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