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6h】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2沥青再生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3沥青再生技术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1.4国内外应用沥青再生技术的基本情况

1.4.1国外沥青再生技术发展状况

1.4.2国内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应用概况

1.5研究的目标、范围和方法

1.6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简介

1.6.1工程情况

1.6.2再生沥青的应用设计

第二章旧沥青路面的再生适用性评价

2.1沥青路面回收混合料取样方法和检测频率

2.1.1路面取样方法和频率

2.1.2料堆取样方法

3.1.3运料车取样方法

2.2沥青的回收及检测试验

2.2.1沥青含量试验

2.2.3沥青回收试验

2.2.3回收沥青针入度粘度等试验

2.3集料的回收及检测试验

2.3.1集料的回收方法

2.3.2集料的级配检测试验

2.3.3集料的主要质量指标试验

2.4数据分析和适用性评价

2.4.1检测结果统计分析方法

2.4.1沥青含量的统计分析

2.4.2回收混合料的集料级配统计分析

2.4.3回收沥青质量指标统计分析

2.5旧路面再生适用性评价结果

2.5.1沥青老化程度

2.5.2沥青含量

2.5.3集料级配

2.5.4集料的性能指标

2.5.5综合评价

2.6降低回收料影响的针对性措施

第三章再生沥青的配制及其性能检测

3.1再生沥青的定义

3.2再生剂

3.3沥青再生的机理探讨

3.4再生沥青的配制

3.4.1现有研究成果情况

3.4.2再生沥青与回收沥青、新沥青的针入度关系研究

3.4.3沥青与再生剂及其混合沥青的针入度关系研究

3.5再生沥青的性能检测与评价

3.5.1 I类再生沥青的常规性能检测与评价

3.5.2掺再生剂再生沥青的常规性能检测与评价

第四章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检测

4.1 RAP与新集料、新沥青的质量指标

4.2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

4.2.1原材料检验

4.2.2确定RAP使用比例及级配设计

4.2.3估计沥青用量

4.2.4 HMA混合料中新沥青用量估算

4.2.5对新沥青粘度等级的选择和验算

4.2.6再生沥青混合料试验

4.3连续式拌和楼的生产配合比设计方法

4.3.1目标配比与生产配比的差别

4.4配合比设计实例

4.4.1 LSM-25配比设计

4.4.2热再生AC-25I配比设计

4.4.3 AC-25I使用再生剂的配合比设计

4.5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

第五章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5.1回收沥青混合料的铣刨、破碎、筛分和储存

5.1.1铣刨工艺和质量控制

5.1.2 RAP的破碎、筛分工艺

5.1.3 RAP的储存、质量检测及其标准

5.2再生沥青混合料对新沥青和新集料的质量要求

5.2.1新沥青的选择

5.2.2新集料的选择

5.3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简介

5.3.1间歇式拌和工艺

5.3.2连续式拌和工艺

5.4连续式双滚筒拌和楼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5.4.1影响配合比控制的因素及控制要点

5.4.2拌和温度控制

5.4.3拌和工艺控制

5.4.4质量检验

5.4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

第六章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

6.1长期监测的主要内容和计划

6.2监测初步成果

6.2.1路面病害监测分析

6.3.2再生沥青路面取样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1广佛高速公路沥青针入度试验记录

附录2回收料筛分试验结果汇总表

附录3再生沥青粘度诺谟图

附录4再生沥青性能检测结果

展开▼

摘要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以1973年的石油危机为契机,在国外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用于沥青再生的筑路机械革新又促进了沥青再生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并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得到普遍应用。我国的高等极公路建设起步晚,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也逐步进入大、中修期。引入和发展沥青再生技术是解决废弃沥青混合料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对我国的公路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沥青再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具有规模的应用更少。本文是以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为依托,研究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问题。  根据厂拌热再生的特点及涉及的问题,本文重点在于以下五方面。首先是对拟再生的旧沥青路面制定随机取样方法,选择评价指标,运用统计技术对离散性作分析;其次是对旧沥青的老化程度及新沥青、再生剂掺配比例问题进行研究,以评价、控制沥青老化程度的影响;第三,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作介绍,指出配比设计的要点;第四,对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生产工艺做介绍,重点突出了连续式拌和楼配比控制问题,同时对再生沥青路面施工的其它环节也做了介绍,并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了分析;第五,对再生沥青的长期使用性能也作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对国外已有的文献的研究和实践对比,并且通过广佛项目实际生产的数据的分析,对以上问题作出了系统的总结,以便我们更好地在中国推广该项技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