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峰峰矿区大社镇植物调查与规划——以薛村矿为例
【6h】

峰峰矿区大社镇植物调查与规划——以薛村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煤炭趋势与国家政策

1.1.2 煤矿生态环境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解析

1.3.1园林植物配置

1.3.2 恢复生态学

1.3.3景观设计学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4.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4.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1.5 研究内容

1.5.1 国内外煤矿植物景观改造实例分析

1.5.2 现状调查研究

1.5.3 对重点区域进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1.6 研究过程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过程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植物景观规划实例分析和借鉴

2.1 国外实例——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2.1.1公园背景

2.1.2废弃工厂的改造

2.1.3设计定位

2.1.4污水的处理

2.1.5植物

2.1.6启示

2.2 国内实例——沈阳建筑大学

2.2.1占地面积及布局

2.2.2设计理念

2.2.3稻田校园

2.2.4启示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薛村矿概况

3.1.1 区位及背景

3.1.2 自然环境条件

3.1.3 公共设施建设

3.2 基础条件调查

3.2.1 地形地貌

3.2.2 研究方法

3.2.3 调查范围

3.2.4调查方法

3.2.5 调查内容

第四章 薛村矿植物配置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薛村矿植物组成与植物配置分析

4.2 中心公园植物组成与植物配置分析

4.3 街头绿地植物组成与植物配置分析

4.4 其他区域植物组成与植物配置分析

4.5 各分区植物分析

第五章 薛村矿景观存在的问题与节点改造

5.1 薛村矿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5.1.1植物种类不够丰富,需提升植物景观效果

5.1.2植物季相色彩变化和营造手法比较单一

5.2 优化建议

5.2.1扩大灌木类乡土植物应用,优化乡土植物结构

5.2.2增加优良乡土树种的种植频率

5.2.3丰富乡土树种景观,凸显地方特色

5.3 优良乡土树种推荐

5.4 节点规划设计的思路解析

5.4.1 主题定位

5.4.2 主题诠释

5.4.3 设计思路

5.4.4 规划原则

5.4.5 规划理念

5.4.6 规划依据

5.4.7 空间布局

5.4.8 植物景观规划

5.5 中心公园和街头绿地规划设计方案

5.5.1 薛村矿中心公园景观规划

5.5.2 薛村矿街头绿地景观规划

5.5.3 植物配置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峰峰矿区大社镇植物调查与规划,以薛村矿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植被的种类、习性、科属等问题,形成调查报告,对薛村矿重点地区进行规划设计,形成完整的景观植物规划设计方案。以提高植被覆盖率、优化植物景观效果为前提,使人类与环境更加和谐为目的。 该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统计分析法、计算机制图法。从薛村矿的植被情况入手进行调研、规划和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几个方面:(1)通过实地考察法、统计分析法统计各区域植物的种类、数量,分析植物科属的特征,在原有乡土植物的基础上,引入适宜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2)通过文献调查法、计算机制图法,针对重点区域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包括规划依据、规划原则、平面图、三维分析图、效果图等,得出完整的绿化模式。以中心公园、街头绿地为主,以点带面,进而辐射周边乃至整个大社镇。 经调查植物种类不够丰富,需提升植物景观效果;植物季相色彩变化和营造手法比较单一,需扩大灌木类植物应用;优化乡土树种结构,增加优良乡土树种的种植密度,丰富乡土树种景观,凸显地方特色。不仅可以提高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还可以为其他煤矿的植物配置提供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