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止汗剂活性组份甘氨酸铝锆的制备与分析研究
【6h】

止汗剂活性组份甘氨酸铝锆的制备与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甘氨酸铝锆成份分析研究

第三章 甘氨酸铝锆的制备与红外光谱研究

第四章聚合氯化铝的制备与分析

第五章甘氨酸铝锆的制备与铝形态分布研究

第六章AI(Ⅲ)-Zr(Ⅳ)-Giy共存体系水溶液的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活动的增加,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改变,止汗和除臭产品日渐成为人们所需要的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妆品。本文对止汗剂活性组份甘氨酸铝锆的制备方法、红外光谱、铝形态分布、水溶液特性等进行了研究。 (1)以结晶氯化铝、氧氯化锆、甘氨酸为原料,通过分步溶解再混溶制备甘氨酸铝锆(ZAG)水溶液,采用分步升温的烘干方法制得固体并讨论了其水溶液的稳定性。产品中重金属铅、汞、砷含量分别为1.02mg/L、<0.006 ug/L和O.0564mg/L均远低于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1987)规定的铅40、汞l、砷10mg/L。经实验确定较佳配比为m(结晶氯化铝)/m(氧氯化锆)/m(甘氨酸)=12.46/8.00/16.39。在ZAG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的一NH<'3+>从而保证其水溶液的稳定性。Al(Ⅲ)-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曲线表明ZAG中主要存在形态是起止汗作用的单体及低聚形态铝。红外光谱研究表明:金属离子(Zr<'4+>)优先与羧基离子以桥式双齿方式配位,△u值(154.73)比自由甘氨酸的△u(176.35)值小,形成的化学键型呈离子键特征。 (2)以聚合氯化铝、氧氯化锆、甘氨酸为原料,通过分步溶解再混溶制备甘氨酸铝锆水溶液:首先通过结晶氯化铝水解、逐滴加碱和氢氧化铝法三种方法制备聚合氯化铝(PAC),采用A1-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红外光谱分别进行分析和对比分析,然后,以不同碱化度的聚合氯化铝、氧氯化锆和甘氨酸为原料制备的甘氨酸铝锆(ZAG)水溶液,采用A1-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进行分析,得到较佳碱化度的PAC(B=33.82),再以B=33.82的PAC为原料进行ZAG水溶液的制备,浓缩后,原料中带进的钠离子以氯化钠晶体形式析出,抽滤后获得ZAG纯浓溶液。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铅含量为0.76mg/L(低于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1987中规定的40mg/L),镉含量为9.95ug/L。Al(Ⅲ)-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与止汗效果直接相关的铝形态分布的结果表明:①pH增大(2.80-3.55),单体及低聚形态铝所占比例减小(83.88%-67.04%);②浓缩会使一部分铝向聚合态转变,致使中聚形态(Alb)的所占比例增大(约增大9%);③老化六个月后ZAG中主要存在形态仍然是起止汗作用的单体、低聚形态铝(AL%>66%);④随着甘氨酸加入量的增大,Al<,b>形态含量增大,Al<,a>形态含量有增大的趋势,Al<,c>形态含量有降低的趋势,甘氨酸的加入,可以阻止低聚形态铝的聚合;⑤随着氧氯化锆加入量的增大,Al<,b>形态含量基本不变,Al<,a>形态含量增大,Al<,c>形态含量减少,氧氯化锆的加入,对结晶氯化铝水解成高聚物的反应起抑制作用。 (3)铝锆共存溶液的水解速度介于A1(Ⅲ)、Zr(Ⅳ)单一溶液体系之间,比zr(Ⅳ)溶液水解速度快,比Al(Ⅲ)溶液水解速度慢,Al(Ⅲ)、Zr(Ⅳ)在溶液中的水解是相互抑制,当结晶氯化铝、氧氯化锆、甘氨酸摩尔比为1∶1∶1时,在室温下陈化后有晶体析出,其晶体含有[Al<,13>O<,4>(OH)<,24>(H<,2>O),,12>]<'7+>甘氨酸铝锆溶液稳定存在时,原料配比m(Zr+Al)/Cl=1.0~1.3;m(Zr)/m(Gly)≥1.3。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