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共生理论的银企关系测度方法与应用研究
【6h】

基于共生理论的银企关系测度方法与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银企关系的理论研究需要更宽广的视野

1.1.2新时期的银企关系实践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1.2问题的提出

1.3研究的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来源

1.3.2研究的目的

1.3.3研究的意义

1.4研究界定

1.4.1国外学者的研究界定

1.4.2国内学者的研究界定

1.4.3本文对银企关系的界定

1.5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内容结构

1.5.1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1.5.2论文研究方法

1.5.3论文内容结构

1.6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银企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1.1基于金融中介理论视角的研究文献

2.1.2基于金融史视角的研究文献

2.1.3基于企业融资理论的视角

2.1.4基于不对称信息的银行视角研究文献

2.2共生学说及研究文献综述

2.2.1生物学范畴的共生学说

2.2.2共生方法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2.2.3共生理论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章基于共生理论的银企关系分析与测度框架

3.1基于共生理论的银企关系分析与测度框架

3.2银企共生关系辨识——融资关系共生属性的描述性分析

3.3银企关系的共生界定与共生条件判定

3.4.1银企共生的概念界定与条件分析

3.4银企共生关系效率及其影响变量测度框架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银企共生单元关联关系测度

4.1共生单元关联关系测度的概念模型

4.2能量关联维度的测度

4.2.1共生度与共生系数的概念

4.2.2银企共生度的测度模型

4.3亲缘关联维度的测度

4.3.1亲近度、同质度、关联度的基本含义

4.3.2银企共生关系亲近度、同质度、关联度的测度方法

4.3.3银企共生关系亲近度、同质度、关联度的测度示例

4.3.4考虑亲缘关联关系修正的模型

4.4空间关系维度的测度

4.4.1共生密度与多元度的基本含义

4.4.2共生密度与多元度的测度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银企共生效率与共生状态空间测度

5.1共生能量测度模型

5.1.1共生能量测度的概念模型

5.1.2银企共生能量函数测度

5.1.3共生能量分配系数的测度

5.1.4银企共生能量非对称分配因子的测度

5.2共生界面测度

5.2.1银企共生界面的概念讨论

5.2.2银企共生界面的测度模型

5.3共生状态空间测度

5.3.1银企共生模式的概念讨论

5.3.2本文关于银企共生模式的测度模型

5.3.3银企共生状态空间的测度实例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银企共生关系测度的应用研究

6.1应用研究思路与假设的提出

6.1.1应用研究思路

6.1.2假设的提出

6.1.3假设框架图

6.2样本设计与数据抽取

6.3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6.4结果讨论与启示

6.4.1结果讨论

6.4.2研究结果的理论启示

6.4.3应用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

7.1结论

7.2政策建议

7.3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评定意见

展开▼

摘要

银行和企业是经济系统的重要微观主体,银企关系效率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长期以来,对银企关系的研究一直是从纯经济学追求主体效率的视角,将银行或企业自利最大化设定为经济主体的目标函数,对银企之间利益互动及银企利益的协调统一未引起经济与管理学界的重视。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银企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影响了银企改革进程和社会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本文将银行效率、企业效率及银企效率协调统一的测度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共生理论的银企关系测度方法,应用该测度方法对银企关系现状及影响变量进行了分析,证实了银企共生影响变量对银企效率及银企效率协调统一的影响。 本文回顾了银企关系基础理论,从金融中介理论,企业融资理论,非对称信息下的银行行为模式,法律、政府行为等外生变量对银企关系运行的影响等不同视角,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银企关系研究;概括、总结了共生理论的不同流派、发展历程与方法论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银企关系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测度方法作为研究对象,以共生理论工具支撑银企关系测度的概念框架,以经济理论与实证模型充实银企关系测度模型的内涵,提出了基于共生理论的银企关系测度概念模型与逻辑框架,构建了银企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测度方法与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测度方法对银企关系现状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影响银行效率、企业效率和银企效率协调统一的主要因素。本文可能作出的贡献有: 1、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银企关系研究理念与方法框架。本文将共生理论应用于银企关系研究,提出良好的银企关系应是银行效率、企业效率、经济增长效率三者协调统一的观点,独创性地建立了基于共生理论的银企关系测度方法与测度模型,明确了实现银行效率、企业效率、经济增长效率相统一的技术路径;应用银企关系测度方法与指标体系,测度了银企关系现状,并从银企共生单元特性、银企共生界面特性两个方面,分析了主要影响变量对于银企绩效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比较规范的定量方法,为了保证方法科学、合理,研究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和专家访谈,在此基础上,收集了银企关系相关数据并进行了有效性处理和深入挖掘,应用本文提出的测度方法对当前的银企关系效率及主要影响变量进行实际测度。本研究也为定量研究中国银企关系提供了一个应用研究的方法论和数据库。 2、本文的应用研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象征银行效率和企业效率统一的趋对称互惠和类对称互惠占比超过50%,银企关系主体状况良好;但对银企关系有害的寄生关系也有相当比例,银企共生状态改进的迫切性与潜力都很大;(2)客户贡献度与企业规模并不直接相关,银行客户选择应大中小并举;(3)不同信用等级、不同行业企业与银行共生具体不同特点的组织模式与行为模式,银行信贷政策必须注意不同企业信用等级、行业等的不同特点;(4)银行竞争使银行分配系数降低,银企共生连续性下降;不发达地区银行走小而精之路,也可以取得良好绩效;(5)是否在贷款银行开立基本帐户与银行分配系数无明显相关关系,但信贷关系持续时间、报表审计对银行分配系数有明显正向作用,银行应关注信贷关系时间、报表审计及质量;(6)银行阻尼系数的改进有利于银行分配系数的提高,银行风险阻尼系数的改善是提高银行效益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3、本研究在测度方法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升华,提出了银企共生绩效改进的理论模型——银行效率进化模型、企业效率进化模型,指出了银企共生进化重要意义,提出了银企共生进化的基本原理。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对中国的银行和企业市场化银企关系之路的新描述。作为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它拓展了银企关系理论研究的局限,也丰富了社会经济共生理论的研究。 本研究对于我国学术界、政府和银行、企业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对改进我国的银企关系现状能提供有益借鉴。最后,本文分析了不足,对后续研究作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