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革开放30年广州城市新区建筑美学研究
【6h】

改革开放30年广州城市新区建筑美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 绪论

(一)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建筑美学研究综述

2 城市美学研究综述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1 研究对象界定

2 研究内容概述

(三)研究目标、方法和意义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意义

(四)论文框架结构

(五)本章小结

二“中调”与广州城市新区建筑的发展

(一)“中调”战略的提出

(二)广州新老城区建筑文化内涵比较

1 老城区:历史文化的传承

2 新城区:商业文化的展现

(三)城市新区建筑发展的类型

(四)本章小结

三 城市新区建筑审美文化意蕴

(一)延续岭南建筑淡雅、通透的文化色彩

(二)传承中华建筑和合、含蓄的文化精神

(三)吸纳西方建筑变化、向上的文化个性

(四)本章小结

四 30年城市新区建筑美的表现形态

(一)均衡:平面布局左右相称、前后相随

(二)错落:立面造型高下相倾、纵横相交

(三)协调:外部环境曲直相和、景象相备

(四)渲染:空间意境有无相成、虚实相映

(五)本章小结

五 主体对30年城市新区建筑的审美取向

(一)对地域风格的重视

(二)对文化内涵的挖掘

(三)对时代精神的传达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 谢

展开▼

摘要

广州,一座集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先锋和现代国际都会于一体的城市,在1978年--2008年间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新区建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附着上地域特质、文化性格和时代精神,这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学术研究领域,更多的是对单体建筑的分析,还比较缺乏对广州城市新区建筑的系统研究。基于此,本选题旨在从美学理论角度,尝试着探讨30年间在广州城市新区上从广州东站到天河体育中心到珠江新城一线建筑的文化意蕴、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和主体审美取向。
   改革开放的30年,是广州城市建设步伐逐步加快的30年,而“中调”战略又使得其改善老区文化环境,增强新区现代功能的建设得以回归。城市新区各具特色的商业办公建筑、服务贸易建筑、交通物流建筑、科教文卫建筑和生活居住建筑以开放、兼容的城市性格打造出新建筑景观。
   30年来,城市新区建筑受到历史传统、社会发展和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一直处于与多种文化的交流融合中,突出表现为延续岭南建筑淡雅、通透的文化色彩,传承中华建筑和合、含蓄的文化精神和吸纳西方建筑变化、向上的文化个性,三类审美文化意蕴有选择性地融入到各类型建筑中,呈现出风格各异的建筑特点。
   通过均衡、错落、协调和渲染等手法,广州城市新区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丰富多样,建筑平面布局左右相称、前后相随,立面造型高下相倾、纵横相交,外部环境曲直相和、景象相备,空间意境有无相成、虚实相映。而且,建筑形态之美在与主体建立一种关系后,会展现出某种生命意义,引发主体的审美情感,最终直达建筑美学的实质--文化之美和伦理之美。
   主体在对建筑审美感兴过程中,其心理的复杂性、主观性决定了建筑审美取向的不确定性、多变性。广州城市新区建筑在30年的进程中,主体表现出对地域风格的重视、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对时代精神的传达三种审美取向。然而,城市建筑的创新还需要在理论研究上丰富提升,在反复实践中求证探索才能为主体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