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解读普契尼歌剧中的东方异国情调——以《蝴蝶夫人》和《图兰朵》为例
【6h】

解读普契尼歌剧中的东方异国情调——以《蝴蝶夫人》和《图兰朵》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 歌剧的创作背景

一、普契尼选择东方题材的原因

二、《蝴蝶夫人》创作背景

三、《图兰朵》创作背景

第二章 歌剧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第三章 “异国情调”的产生和在歌剧中的运用

一、异国情调的解释

二、自古以来歌剧中的“异国情调”

第四章“异国情调”在两部歌剧中的运用

一、剧本中的异国元素

1 、《蝴蝶夫人》剧本中的“日本”元素

2 、《图兰朵》剧本中的“中国”元素

二、音乐中的异国元素

1 、《蝴蝶夫人》音乐中的“日本”

2 、《图兰朵》音乐中的“中国”

第五章“异国情调”运用的艺术价值

一、普契尼对前人的继承和突破

二、歌剧中异国情调运用的艺术价值

1 、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交融提供又一个范本

2 、对西方歌剧的传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积极影响

3 、对东西融合音乐的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4 、标志着西方人对东方音乐文化达到了较深层次的研究

结语

正文中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普契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最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他秉承了威尔第的衣钵,又做出独特大胆的创新。作为一位钟爱女性悲剧人物的歌剧作曲家,他对“异国情调”相当偏爱和用心。其中重要的代表作品是表现日本妇女悲惨命运的《蝴蝶夫人》与展现古代中国传奇故事的《图兰朵》,分别采用了日本音乐和中国曲调作为音乐创作元素,使东方韵味无比逼真。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普契尼的生平及创作道路,分析《蝴蝶夫人》与《图兰朵》这两部歌剧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及自古以来异国情调在歌剧中的运用情况,重点分析东方“异国情调”在两部“东方”歌剧的剧本、主题音乐、序曲及过场音乐、合唱音乐等方面的具体运用。力求全面、细致地总结出歌剧中的“东方异国情调”及对歌剧异国风格形成的作用。领略普契尼歌剧中“东方异国情调”运用的艺术价值。通过分析研究,让我们能更真实、更细腻地表现歌剧作品。
   “异国情调”从18世纪起就进入欧洲歌剧题材,不过当时的“异国”难免变成创作者半真半假的幻想世界。本文通过对普契尼的这两部“东方”歌剧中“异国情调”因素的分析研究,让我们看到100年前欧洲人心目中的东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