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城市记忆:上海话剧中的上海、香港、台北——以《长恨歌》、《倾城之恋》、《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为例

城市记忆:上海话剧中的上海、香港、台北——以《长恨歌》、《倾城之恋》、《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为例

摘要

城市记忆是一种空间的记忆,也是一种社会记忆或者说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理论涉及的文化文本不囿于语言形式,还包括“图片、体态、舞蹈、仪式、风俗、习惯、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城镇面貌甚至包括乡村风光”。哈拉尔德·韦尔策认为,“只有通过‘文化造型’,即通过就过去进行的有组织的和仪式化的沟通和交往,才能把这种记忆的内容持久固定下来”。上海的记忆和北京不同,也许可以说是"京派"和"海派"的区别.如王安忆的关于上海的《长恨歌》、张爱玲关于上海、香港的《倾城之恋》、白先勇关于上海、台北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等,构成了城市的互动仪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