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配合面针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及对痤疮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6h】

中药配合面针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及对痤疮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临床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寻常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面部、胸部、肩背部等处,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粉刺、丘疹、结节、囊肿、脓疱和瘢痕为其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病常发生在暴露部位,若未及时处理或治疗不当,易遗留萎缩性疤痕和瘢痕疙瘩,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容貌,而且使患者日常活动、工作、社交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扰,可能因此产生自卑感和社交恐惧等问题,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地受到影响。 目前西医认为痤疮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的一种皮肤附属器疾病,其发病因素主要与雄性激素刺激皮脂腺增生和分泌过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漏斗部堵塞及毛囊内微生物感染有关。现代医学多对其采取对症治疗,主要用抗雄性激素药、抑制皮脂腺分泌、抗角化药、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寻常痤疮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肺风粉刺”、“面疱”等范畴。中医文献很早就有记载。近几十年来,中医对痤疮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除了古人提出的湿热、血热、肺热、痰瘀互结、冲任不调之外,导师范瑞强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痤疮的发病除与肺胃血热等病因有关外,认为肾阴不足,水不涵木,相火妄动,上蒸头面而发;另一方面肝肾同源,肾阴不足亦可导致肝阴不足,日久郁而化热。因此总结出经验方滋阴清肝消痤汤(女贞子、旱莲草、柴胡、郁金、鱼腥草等),临床上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屡治屡效,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配合面部针灸作为局部治疗,二法合用,标本兼治,相得益彰。 近几年已有学者从不同层面对滋阴清肝消痤汤机理及疗效进行了研究,这为本次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较少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痤疮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估,因此,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滋阴清肝消痤汤配合面针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疗效观察及引入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来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研究方法:2004年11月-2006年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观察了以阴虚内热型为主要表现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痤疮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服用滋阴清肝消痤汤并配合面针治疗(主要以面部局部围刺为主),对照组单服用滋阴清肝消痤汤治疗,两组同时外搽三黄洗剂,疗程4周。试验期间,每间隔一周,评价患者皮损分值。试验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估,试验完成后将WHOQOL-BREF简表分为生理领域(PHYS)、心理领域(PSYCH)、社会关系领域(SOCIL)、环境领域(ENVIR)24个条目进行评分,试验完成后将所有临床资料汇总,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从治疗的总疗效来看,治疗组(中药配合面针)疗效高于对照组(单纯中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9%,P<0.05,表明中药配合面针组治疗更优于单纯使用中药组治疗。 2.从治疗前、治疗后症状积分和皮损改善情况来看,经中药配合面针组和单纯中药组治疗以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皮损方面均较治疗前得到较好改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P<0.05。 3生存质量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前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配合面针组和单纯使用中药组经治疗后,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药配合面针组和单纯使用中药组比较,中药配合面针组在社会关系领域P=0.001、心理领域P=0.041,两领域P<0.05,表明这两大领域积分较单纯使用中药组改善最为显著;其他生理领域和环境领域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综合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内服中药治疗寻常型痤疮确有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皮损情况;我们认为中药配合面针治疗后疗效更加显著,疗程更能缩短。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通过面针浅刺,不仅能改善皮损情况,还能平衡面部油脂、收缩毛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表现在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方面,证明在中药配合面针的治疗下,确实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本研究客观的评价了滋阴清肝消痤汤的临床疗效,同时引入生存质量来评估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变化情况,克服了传统疗效评价体系只依赖生化指标等方面的缺陷,也为今后临床治疗痤疮多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

著录项

  • 作者

    晏德英;

  •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外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范瑞强;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275.973.3;
  • 关键词

    寻常痤疮; 滋阴清肝消痤汤; 面针; 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